万古一芳春
出自唐朝李隆基的《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
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寻找有才华的人和追求精神自由的人之间的不同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美丽景色。 第一句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 是说需要聪明、有才能的人来执掌政务,而在清澈的溪水旁边则是生活着思想自由、超脱尘俗的人。 第二句“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描述了江湖和城市的不同,虽然他们彼此不同,但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三句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这里指出一些人喜欢隐居山林,远离尘嚣。 第四句“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表达了那些喜欢隐居的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他们借助芝兰桂花等香料的气味调整心灵。 第五句“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描述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美景,这里的山川和海洋相连。 最后一句“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表达了这些幽居者不仅享受自己的生活,而且也为后代留下了永恒的美好回忆。
- 背诵
-
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诗意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寻找有才华的人和追求精神自由的人之间的不同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美丽景色。 第一句 “紫府求…展开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寻找有才华的人和追求精神自由的人之间的不同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美丽景色。 第一句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 是说需要聪明、有才能的人来执掌政务,而在清澈的溪水旁边则是生活着思想自由、超脱尘俗的人。 第二句“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描述了江湖和城市的不同,虽然他们彼此不同,但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三句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这里指出一些人喜欢隐居山林,远离尘嚣。 第四句“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表达了那些喜欢隐居的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他们借助芝兰桂花等香料的气味调整心灵。 第五句“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描述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美景,这里的山川和海洋相连。 最后一句“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表达了这些幽居者不仅享受自己的生活,而且也为后代留下了永恒的美好回忆。折叠 -
李隆基
李隆基(685-762),即历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庙号为“玄宗”),亦称唐明皇。西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故而多称其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最为鼎盛的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但是唐明皇在位后期(天宝十四年)爆发安…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67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