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篱烟锁

出自宋朝陈与义的《点绛唇
寒食今年,紫阳山下蛮江左。
竹篱烟锁
何处求新火。
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
愁无那。
短歌谁和。
风动梨花朵。
点绛唇拼音解读
hán shí jīn nián
yáng shān xià mán jiāng zuǒ
zhú yān suǒ
chù qiú xīn huǒ
jiě xiāng yīn
zhī rén xián
chóu
duǎn shuí
fēng dòng huā duǒ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寒食节的诗歌。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也就是农历三月二十日,人们在这一天要禁火三天,不烧菜、不点灯,以示清明节祭扫先人时要避免火灾。 诗中描述了作者身处紫阳山下蛮江左,看到竹篱围墙被烟雾笼罩着。他正在寻找新的火源,但因为口音不同而不被当地人所理解。他感到忧愁和孤独,唱着短歌来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最后,梨花随着风摇曳,伴随着他的歌声。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寒食节时的孤独和无助感,同时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点绛唇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寒食节的诗歌。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也就是农历三月二十日,人们在这一天要禁火三天,不烧菜、不点灯,以示清…展开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寒食节的诗歌。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也就是农历三月二十日,人们在这一天要禁火三天,不烧菜、不点灯,以示清明节祭扫先人时要避免火灾。 诗中描述了作者身处紫阳山下蛮江左,看到竹篱围墙被烟雾笼罩着。他正在寻找新的火源,但因为口音不同而不被当地人所理解。他感到忧愁和孤独,唱着短歌来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最后,梨花随着风摇曳,伴随着他的歌声。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寒食节时的孤独和无助感,同时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折叠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绍兴年间,历任兵部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湖州,擢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拜参知政事,明年以疾卒,年四十九。《宋史》有传。长于诗,创简斋体。方回认为与义继黄庭坚、陈师道之后,并为江西派之三宗。有《简斋集》十卷,《无往词》一卷。…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6563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