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妆真态
出自宋朝曹组的《蓦山溪》- 洗妆真态,不作铅华御。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黄昏小院,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
结子欲黄时,又须著、廉纤细雨。
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销瘦却,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寒冷的黄昏时刻,独自在小院中思念心上人。她不喜欢用厚重的妆容来掩盖她的真实面貌,而是愿意展示自己的真实和自然之美。她身边只有一枝斜竹作伴,风雪纷扰,令人感到孤独和寂寞。她经历了很多艰难的情感波折,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爱和情感。当她回想起过去或者沉醉在梦境中时,她会感到无尽的悲伤和孤独。到了结子将要成熟的时候,细雨滋润着它们,暗示着生命的轮回和不断变化的循环。整首诗表达了一个女子深深的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她对自然和命运的理解。
- 背诵
-
蓦山溪赏析
这首咏梅词主要表现梅花的自然“真态”、淡雅的芳香和九孤高的品格。清人黄蓼园曰:“上词佳句不在‘一枝斜’句,佳在前后段跳脱处,情景交融,语多隽永耳。前段言梅不御铅华,如佳人亦安于寂寞院落也。人尚不自见,况风雨江头,谁知其清香乎?次阕言不独花冷淡,艰结子欲黄,尚多如尘之雨。盖伊一生,惟供人之有情者,见而生愁。今我亦瘦如东,花知之乎?语言超隽,自是一篇拔俗文字。(《黄蓼园词选》)”…展开这首咏梅词主要表现梅花的自然“真态”、淡雅的芳香和九孤高的品格。清人黄蓼园曰:“上词佳句不在‘一枝斜’句,佳在前后段跳脱处,情景交融,语多隽永耳。前段言梅不御铅华,如佳人亦安于寂寞院落也。人尚不自见,况风雨江头,谁知其清香乎?次阕言不独花冷淡,艰结子欲黄,尚多如尘之雨。盖伊一生,惟供人之有情者,见而生愁。今我亦瘦如东,花知之乎?语言超隽,自是一篇拔俗文字。(《黄蓼园词选》)”折叠蓦山溪诗意赏析
-
曹组
曹组字彦章、元宠,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曹纬之弟。屡试不中,著《铁砚篇》自励(《松窗录》)。宣和三年(1121),赐同进士出身,官阁门宣赞舍人,睿思殿应制,以召对开敏得幸(见《宋史·曹勋传》)。有《箕颍集》二十卷,已佚。工词,时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二称其「每出长短句,脍炙人口」。近人赵万里辑有《箕颍词》一卷。…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63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