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为情
出自宋朝张孝祥的《六州歌头》- 长怀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
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
笳鼓悲鸣。
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
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羽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
有泪如倾。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往事的回忆。他长久以来一直期盼重回家乡,但却被战争所阻挡,目睹着边境上的塞外荒原,感到十分凄凉。在他的回忆中,曾经的战乱、流血和死亡,让他感到苍凉和无奈。他想起了过去在洙泗上高声歌唱的日子,也想起了狩猎和征战时的豪情壮志。然而,现在箭和剑却成了空虚的尘埃和蠹虫,岁月已逝,心中情怀犹在,但是身不由己。最后,他向远方传统的老人们致意,暗示自己的忠诚和爱国之心,并流下了悲恸的泪水。
- 背诵
-
六州歌头赏析
南宋孝宗隆兴年间,南宋北伐军兵败与金议和,其时作者任建康留守,一日席上赋此词。作品笔墨酣畅,淋漓痛快,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愤慨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展开南宋孝宗隆兴年间,南宋北伐军兵败与金议和,其时作者任建康留守,一日席上赋此词。作品笔墨酣畅,淋漓痛快,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愤慨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折叠六州歌头诗意赏析
-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63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