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长缨何时入手
出自宋朝刘克庄的《虞美人》- 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国脉微如缕。
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
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
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
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
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
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王之涣所作,主要描绘了他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于国家未来的期望。他在诗中提到了边疆问题、军事问题以及官场腐败等方面存在的困境。 具体而言,第一句"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国脉微如缕",表达了他听到别人谈论边疆战乱的忧虑,用笔回应国家状况衰弱、前途渺茫。 接下来的几句中,他关注到了官场上的问题,认为需要有真正的英雄来治理国家,同时也提到了历史上韩信的事迹。然后他说自己曾经与谷城公有过交往,但这并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 最后几句,王之涣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扪心自问是否能够成为那位能够制难的贤人,他批评了自己经常做事情思虑不周,错失机会。最后呼吁自己快点结束写作,不要留下不必要的印记。整首诗意旨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的关切和自我反省。
- 背诵
-
虞美人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王之涣所作,主要描绘了他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于国家未来的期望。他在诗中提到了边疆问题、军事问题以及官…展开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王之涣所作,主要描绘了他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于国家未来的期望。他在诗中提到了边疆问题、军事问题以及官场腐败等方面存在的困境。 具体而言,第一句"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国脉微如缕",表达了他听到别人谈论边疆战乱的忧虑,用笔回应国家状况衰弱、前途渺茫。 接下来的几句中,他关注到了官场上的问题,认为需要有真正的英雄来治理国家,同时也提到了历史上韩信的事迹。然后他说自己曾经与谷城公有过交往,但这并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 最后几句,王之涣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扪心自问是否能够成为那位能够制难的贤人,他批评了自己经常做事情思虑不周,错失机会。最后呼吁自己快点结束写作,不要留下不必要的印记。整首诗意旨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的关切和自我反省。折叠 -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嘉定二年(1209)以郊恩补将仕郎,次年调靖安主簿。先后为江淮制置使李珏、广西经略安抚使胡槻辟置幕府。宝庆元年(1225)知建阳县。以言官笺克庄《落梅诗》,激怒史弥远,卷入江湖诗案,经郑清之力辩得释。端平初,真德秀帅闽,辟为帅司参议官。次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嘉熙间,历知袁州、广东提举,升转…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6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