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棠花落
出自宋朝辛弃疾的《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阳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的主题是回忆和思乡。诗人描述了一个清明时节的景象,野棠花已经凋谢而过去,东风欺骗游客的梦境,一枕云屏使人感到孤寂和寒冷。在曲岸上,诗人和他的朋友们曾在此停留过,现在他们都已离开。楼空无人,只有旧时游玩的燕子还在飞翔。 诗人听说绮阳城的东头,有美丽的月色,但他却无法亲眼目睹。他对春江和云山怀有旧恨和新恨,因为时间不停地流逝,风景也一直变化。他预感明天会再次相遇,但是他也知道镜里的花儿永远难以摘取。最后,诗人询问自己是否发生了许多变化,也暗示着自己渐渐老去的事实。
- 背诵
-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回忆和思乡。诗人描述了一个清明时节的景象,野棠花已经凋谢而过去,东风欺骗游客的梦境,一枕云屏使人感到孤寂和…展开这首诗的主题是回忆和思乡。诗人描述了一个清明时节的景象,野棠花已经凋谢而过去,东风欺骗游客的梦境,一枕云屏使人感到孤寂和寒冷。在曲岸上,诗人和他的朋友们曾在此停留过,现在他们都已离开。楼空无人,只有旧时游玩的燕子还在飞翔。 诗人听说绮阳城的东头,有美丽的月色,但他却无法亲眼目睹。他对春江和云山怀有旧恨和新恨,因为时间不停地流逝,风景也一直变化。他预感明天会再次相遇,但是他也知道镜里的花儿永远难以摘取。最后,诗人询问自己是否发生了许多变化,也暗示着自己渐渐老去的事实。折叠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5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