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兵夜娖银胡革录
出自宋朝辛弃疾的《鹧鸪天》-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的含义是描述战争的荣耀和悲壮。它描绘了壮年的旌旗拥有万名士兵,锦襜突骑渡过江河的壮举。在夜晚,燕兵和银胡革录并肩作战,而汉箭则白天飞行着,射向金仆姑。作者回顾过去的战争经历,感叹岁月流逝,自己也不再年轻。然而,他仍然珍视平戎策,为未来的和平而努力奋斗,并希望可以换取种树的书籍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整首诗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以及人们对和平和绿色生命的向往。
- 背诵
-
鹧鸪天译文
-
鹧鸪天注释
壮岁旌旗拥万夫:指作者领导起义军抗金事,当时正二十岁出头。他在《进美芹十论子》里说:“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共藉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锦襜(chān)突骑渡江初:指作者南归前统帅部队和敌人战斗之事。锦襜突骑:精锐的锦衣骑兵。襜:战袍。衣蔽前曰“襜”。“燕兵”两句:叙述宋军准备射击敌军的情况。娖(chuò):整理的意思。银胡觮(原字为“革”旁加“录”,音lù):银色或镶银的箭袋。金仆姑:箭名。平戎策:平定当时入侵者的策略。如《美芹十论》《九议》等。种树书:表示退休归耕农田。…展开壮岁旌旗拥万夫:指作者领导起义军抗金事,当时正二十岁出头。他在《进美芹十论子》里说:“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共藉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锦襜(chān)突骑渡江初:指作者南归前统帅部队和敌人战斗之事。锦襜突骑:精锐的锦衣骑兵。襜:战袍。衣蔽前曰“襜”。“燕兵”两句:叙述宋军准备射击敌军的情况。娖(chuò):整理的意思。银胡觮(原字为“革”旁加“录”,音lù):银色或镶银的箭袋。金仆姑:箭名。平戎策:平定当时入侵者的策略。如《美芹十论》《九议》等。种树书:表示退休归耕农田。折叠鹧鸪天诗意赏析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58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