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作诵弦声
出自宋朝刘克逊的《水调歌头(同黄主簿登清风峡刘魁读书岩赋水调歌头调)》- 解变西昆体,一赋冠群英。
清风峡畔,至今堂已读书名。
富贵轻于尘土,孝义高于山岳,惜不大其成。
陵谷纵迁改,草木亦光荣。
与仇香,穿阮屐,试同登。
石龛虽窄,可容一几短檠灯。
千仞苍崖如削,四面翠屏不断,云雾镇长生。
最爱岩前水,犹作诵弦声。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去西昆山游历,感叹清风峡、陵谷等景致的壮美和荣耀。他对财富地位不以为意,却认为孝义高于一切。他与同伴共同徜徉在自然环境中,让人感到宁静祥和。诗人最喜欢岩前的水,因为它传来悠扬的乐声,令人陶醉。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坚持。
- 背诵
-
水调歌头(同黄主簿登清风峡刘魁读书岩赋水调歌头调)注释
【短檠灯】矮架的灯。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对着盏碧荧荧短檠灯,倚着扇冷清清旧幃屏。”【西昆体】。宋初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作诗宗法温庭筠、李商隐,好用僻典丽辞,相为唱和,合成一集,名《西崑酬唱集》,后遂称之为“西崑体”。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本朝之文,循五代之旧,多駢儷之词,杨文公始为西崑体。”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六:“宋初诸公竞尚西崑体,世但知杨、刘、钱思公耳。如文忠烈、赵清献诗,最工此体。”亦省作“西崑”。金元好问《论诗》诗:“诗家总爱西崑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清钮琇《觚賸续编·棉村丽句》:“非神拟西崑者,无此丽以则也。”…展开【短檠灯】矮架的灯。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对着盏碧荧荧短檠灯,倚着扇冷清清旧幃屏。”【西昆体】。宋初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作诗宗法温庭筠、李商隐,好用僻典丽辞,相为唱和,合成一集,名《西崑酬唱集》,后遂称之为“西崑体”。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本朝之文,循五代之旧,多駢儷之词,杨文公始为西崑体。”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六:“宋初诸公竞尚西崑体,世但知杨、刘、钱思公耳。如文忠烈、赵清献诗,最工此体。”亦省作“西崑”。金元好问《论诗》诗:“诗家总爱西崑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清钮琇《觚賸续编·棉村丽句》:“非神拟西崑者,无此丽以则也。”折叠水调歌头(同黄主簿登清风峡刘魁读书岩赋水调歌头调)诗意赏析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39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