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蓬壶
出自宋朝范端臣的《念奴娇(上太守月词)》- 玉楼绛气,卷霞绡云浪,飞空蟾魄。
人世江山惊照耀,烟霭鳌峰千尺。
陆海蓬壶,银葩星晕,点破琉璃碧。
有人吟笑,紫荷香满晴陌。
况是东府君侯,西清别骑,樽俎开华席。
迤逦飞轮催杖履,入对青藜仙客。
襦袴歌谣,升平风露,拼取金莲侧。
梅花吹动,满城依旧春色。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包括玉楼卷起的绛色云雾和飞翔的月光。作者还描述了陆海之间的闪耀星辰和如琉璃般明亮的水面。有人吟诵歌谣,紫荷香气弥漫在晴朗的道路上。更重要的是,这里的贵族和来自不同地方的仙客聚集在一起,在欢乐的氛围中享受美酒和佳肴。最后,作者提到梅花依旧盛开,春天永恒。整首诗充满了浪漫和华丽的情感,并呈现出一种美好、愉悦的氛围。
- 背诵
-
念奴娇(上太守月词)注释
【襦袴歌】为蜀郡太守,政治清明,百姓富庶,时人作歌颂扬之:“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后遂用“襦袴歌”作为对官吏惠民德政的称颂。唐张玄晏《授李思敬武军李继颜保大军节度使制》:“不乏循良之称,亟彰持重之名,继成襦袴之歌,显著山河之誓。”亦省作“襦袴”。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宾客不见綈袍惠,黎庶未霑襦袴恩。”宋司马光《送峡州陈廉秘丞》诗之二:“襦袴嗟来暮,簪绅惜外迁。”…展开【襦袴歌】为蜀郡太守,政治清明,百姓富庶,时人作歌颂扬之:“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后遂用“襦袴歌”作为对官吏惠民德政的称颂。唐张玄晏《授李思敬武军李继颜保大军节度使制》:“不乏循良之称,亟彰持重之名,继成襦袴之歌,显著山河之誓。”亦省作“襦袴”。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宾客不见綈袍惠,黎庶未霑襦袴恩。”宋司马光《送峡州陈廉秘丞》诗之二:“襦袴嗟来暮,簪绅惜外迁。”折叠念奴娇(上太守月词)诗意赏析
-
范端臣
范端臣 (1116-1178)字元卿,号蒙斋,兰溪香溪(今浙江兰溪)人。自幼从叔父范浚学,千言成诵,过目不忘。诗书易理,备研其精;正草隶篆,皆造于妙,为范浚高第弟子。著有《蒙斋集》,包括诗集3 卷,文集20 卷行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29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