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平戎策
出自宋朝的《甘州(寿贾师宪)》- 满清平世界庆秋成,看看斗三钱。
论从来活国,论功第一,无过丰年。
办得间民一饱,馀事笑谈间。
若问平戎策,微妙难传。
玉帝要留公住,把西湖一曲,分入林园。
有茶炉丹灶,更有钓鱼船。
觉秋风、未曾吹著,但砌兰,长倚北堂萱。
千千岁,上天将相,平地神仙。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满清朝廷治理有方,人民生活富足。其中“看看斗三钱”指的是国库财政充裕,“论功第一,无过丰年”表示国家的治理得力,百姓安居乐业。“办得间民一饱,馀事笑谈间”则暗示着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玉帝要留公住”,意为上天眷顾这个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环境,如西湖,还有琳琅满目的娱乐设施,如茶炉、丹灶、钓鱼船等。最后,诗人称颂了那些具有千千岁功名的将相和平地神仙们。整体而言,这首诗传达了作者对于这个时代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 背诵
-
甘州(寿贾师宪)注释
【北堂萱】1.指萱草。语本《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草,言树之背。”毛传:“諼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谖草,即萱草,俗名忘忧草。南朝梁吴均《酬别江主簿屯骑》诗:“何用赠分首,自有北堂萱。”唐骆宾王《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诗之二:“忘怀南涧藻,蠲思北堂萱。坐叹华滋歇,思君谁为言?”2.借指母亲。宋王楙《野客丛书·萱堂桑梓》:“今人称母为北堂萱,盖祖《毛诗·伯兮》诗:‘焉得諼草,言树之背。’……其意谓君子为王前驱,过时不反,家人思念之切,安得諼草种於北堂,以忘其忧,盖北堂幽阴之地,可以种萱。初未尝言母也,不知何以遂相承为母事。”清周亮工《题李武曾灌园养母图》诗:“荷鉏忘旦暮,得慰北堂萱。”【清平世界】世界。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好呵!清平世界,浪荡乾坤,你怎么当街里打人?”《水浒传》第七回:“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清平世界,荡荡乾坤,把弹子打瞎人的眼睛,却来这店里坐的安稳!”…展开【北堂萱】1.指萱草。语本《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草,言树之背。”毛传:“諼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谖草,即萱草,俗名忘忧草。南朝梁吴均《酬别江主簿屯骑》诗:“何用赠分首,自有北堂萱。”唐骆宾王《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诗之二:“忘怀南涧藻,蠲思北堂萱。坐叹华滋歇,思君谁为言?”2.借指母亲。宋王楙《野客丛书·萱堂桑梓》:“今人称母为北堂萱,盖祖《毛诗·伯兮》诗:‘焉得諼草,言树之背。’……其意谓君子为王前驱,过时不反,家人思念之切,安得諼草种於北堂,以忘其忧,盖北堂幽阴之地,可以种萱。初未尝言母也,不知何以遂相承为母事。”清周亮工《题李武曾灌园养母图》诗:“荷鉏忘旦暮,得慰北堂萱。”【清平世界】世界。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好呵!清平世界,浪荡乾坤,你怎么当街里打人?”《水浒传》第七回:“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清平世界,荡荡乾坤,把弹子打瞎人的眼睛,却来这店里坐的安稳!”折叠甘州(寿贾师宪)诗意赏析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27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