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傍又春深
出自宋朝李从周的《一丛花令》- 梨花随月过中庭。
月色冷如银。
金闺平帖阳台路,恨酥雨、不扫行云。
妆褪臂闲,髻慵簪卸,盟海浪花沉。
洞箫清吹最关情。
腔拍懒温寻。
知音一去教谁听,再拈起、指法都生。
天阔雁稀,帘空莺悄,相傍又春深。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寂静的月夜,梨花在中庭随着月光飘舞。诗人感叹月色冷如银,金闺平帖阳台路,暗示着他的心情孤寂凄凉。恨酥雨不扫行云,体现出他对自己生活状况的不满和无奈。 诗人身处的环境是一个宫廷或者贵族家庭,妆容已经褪去,手臂懒散地伸展,头上的发髻也慵懒地卸下来。盟海浪花沉,暗示着诗人曾经的誓言和爱情,都已经随波逝去。 然而,在这样的夜晚里,洞箫清吹最关情,表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有知音相伴。腔拍懒温寻,诗人又感觉到自己的演奏技艺变得有些怠惰。知音一去教谁听,再拈起、指法都生,更强调了诗人对于失去知音的失落和迷茫。 最后,诗人提到天阔雁稀,帘空莺悄,相傍又春深,表现出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已经习惯了孤独和寂静,也暗示着他对于未来的期望。
- 背诵
-
一丛花令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寂静的月夜,梨花在中庭随着月光飘舞。诗人感叹月色冷如银,金闺平帖阳台路,暗示着他的心情孤寂凄凉。恨酥雨不…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寂静的月夜,梨花在中庭随着月光飘舞。诗人感叹月色冷如银,金闺平帖阳台路,暗示着他的心情孤寂凄凉。恨酥雨不扫行云,体现出他对自己生活状况的不满和无奈。 诗人身处的环境是一个宫廷或者贵族家庭,妆容已经褪去,手臂懒散地伸展,头上的发髻也慵懒地卸下来。盟海浪花沉,暗示着诗人曾经的誓言和爱情,都已经随波逝去。 然而,在这样的夜晚里,洞箫清吹最关情,表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有知音相伴。腔拍懒温寻,诗人又感觉到自己的演奏技艺变得有些怠惰。知音一去教谁听,再拈起、指法都生,更强调了诗人对于失去知音的失落和迷茫。 最后,诗人提到天阔雁稀,帘空莺悄,相傍又春深,表现出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已经习惯了孤独和寂静,也暗示着他对于未来的期望。折叠 -
李从周
李从周(生卒年不详)字肩吾,一字子我,号虫宾洲,彭山(今属四川)人。为魏了翁客。著《字通》一卷,极为魏了翁称许。有《虫宾洲词》,已佚。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有辑本。…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14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