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也难调
出自宋朝冯取洽的《沁园春(赠锦江歌者何琮)》- 有孤竹君,音节拂云,谥曰洞箫。
纵柳郎填就,周郎顾罢,欠伊品藻,律也难调。
惭愧何郎。
呜呜袅袅,翻入腭唇齿舌喉。
谁知道,是郭郎亲授,共贯同条。
后来一辈枵枵。
甚声响都如鹦鹉娇。
叹秦青已往,嘉荣何在,念奴骨朽,李八魂消。
试向尊前,听君一曲,前辈风流未觉凋。
冯郎老,但点头咽唾,拼解金貂。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孤竹君演奏洞箫的技艺和声音美妙,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慕之情。虽然纵柳郎和周郎都曾在音乐上给予过孤竹君指导和帮助,但他们自认为不如孤竹君高超的技巧和才华,因此感到惭愧。同时,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伤和思考也穿插在诗中,并最终建议听众欣赏一曲前辈风流未减的音乐。这首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出作者对音乐、才华和时光的热爱和感伤。
- 背诵
-
沁园春(赠锦江歌者何琮)注释
【共贯同条】串在同一钱串上,长在同一枝条上。比喻脉络连贯,事理相通。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涕笑皆神之所行,逡巡皆气之所应,固可於此得吾兄……共贯同条之精爽。”参见“共贯”。漢【孤竹君】商朝孤竹国国君的封号。《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司马贞索隐:“孤竹君,是殷汤三月丙寅日所封。相传至夷齐之父,名初,字子朝。”鲁迅《故事新编·采薇》:“大家便换了方向,把躺着的伯夷和坐着的叔齐围起来。有几个是认识他们的,当场告诉人们,说这原是辽西的孤竹君的两位世子。”【周郎顾】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闕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謡曰:‘曲有误,周郎顾。’”后用为精于音乐者善辨音律的典故。唐李端《听筝》诗:“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絃。”宋周必大《点绛唇·赠歌者小琼》词:“见了还非,重理《霓裳》舞。虽无误,几年一遇,莫讶周郎顾。”明陈所闻《金落索·代赠皖城王姬》曲:“芙蓉竟不如,燕子还相妒。梟梟新声,未许周郎顾。”…展开【共贯同条】串在同一钱串上,长在同一枝条上。比喻脉络连贯,事理相通。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涕笑皆神之所行,逡巡皆气之所应,固可於此得吾兄……共贯同条之精爽。”参见“共贯”。漢【孤竹君】商朝孤竹国国君的封号。《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司马贞索隐:“孤竹君,是殷汤三月丙寅日所封。相传至夷齐之父,名初,字子朝。”鲁迅《故事新编·采薇》:“大家便换了方向,把躺着的伯夷和坐着的叔齐围起来。有几个是认识他们的,当场告诉人们,说这原是辽西的孤竹君的两位世子。”【周郎顾】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闕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謡曰:‘曲有误,周郎顾。’”后用为精于音乐者善辨音律的典故。唐李端《听筝》诗:“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絃。”宋周必大《点绛唇·赠歌者小琼》词:“见了还非,重理《霓裳》舞。虽无误,几年一遇,莫讶周郎顾。”明陈所闻《金落索·代赠皖城王姬》曲:“芙蓉竟不如,燕子还相妒。梟梟新声,未许周郎顾。”折叠沁园春(赠锦江歌者何琮)诗意赏析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06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