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恨

出自宋朝黎廷瑞的《水龙吟(九日登城)
荒城落日西风,满街芳草无行路。
楼台羽化,萤飞故苑,蛩吟残础。
不减承平,半湖秋月,隔溪烟树。
慨江南风景,一朝如许,教人恨、王夷甫。
对酒强推愁去。
酒醒来、愁远如故。
青萍三尺,阴符一卷,土花尘蠹。
试问黄花,花知余否,沈吟无语。
拍阑干,空羡平沙落雁,沧波归鹭。
水龙吟(九日登城)拼音解读
huāng chéng luò 西 fēng
mǎn jiē fāng cǎo háng
lóu tái huà
yíng fēi yuàn
qióng yín cán chǔ
jiǎn chéng píng
bàn qiū yuè
yān shù
kǎi jiāng nán fēng jǐng
cháo
jiāo rén hèn wáng
duì jiǔ qiáng tuī chóu
jiǔ xǐng lái chóu yuǎn
qīng píng sān chǐ
yīn juàn
huā chén
shì wèn huáng huā
huā zhī fǒu
shěn yín
pāi lán gàn
kōng xiàn píng shā luò yàn
cāng gu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城落日的景象,周围芳草丛生,但没有一条路径通往目的地。古老的楼台被风吹得羽化,萤火在故苑中飞舞,蛩虫在残垣断壁上鸣叫。尽管如此,承平的局面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在半湖之间,秋月仍旧高悬着,隔溪处的烟树依旧茂密。作者感慨江南的美景,但同时也对逝去的时光和无法挽回的事物感到懊悔和痛心,王夷甫是一位唐代诗人,他的才华和经历引起了作者的嫉妒和不满。最后,作者拿起酒杯强迫自己忘记愁苦,但当他清醒过来时,恐怕那些痛苦依然存在。青萍三尺,阴符一卷,土花尘蠹,试问黄花,花知余否,沈吟无语。这里描述了一种悲观、失落的情绪,作者对自己的处境产生了疑问,但是没有得到答案。最后,作者在孤独中回首过去,羡慕那些自由地飞翔的雁和归巢的鹭。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水龙吟(九日登城)注释

【平沙落雁】曲名。是我国流传很广的古典标题乐曲。最早见于《古琴正宗》(公元1634年)。内容描写沙滩上群雁起落飞鸣、回翔呼应的情景。琵琶大曲中亦有同名乐曲,以不同曲调表现相似的内容和意境。2.曲牌名。即《雁儿塔》。3.菊花的一种。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九花仙子》:“盖京师之菊种极繁,有……‘平沙落雁’。”…展开
【平沙落雁】曲名。是我国流传很广的古典标题乐曲。最早见于《古琴正宗》(公元1634年)。内容描写沙滩上群雁起落飞鸣、回翔呼应的情景。琵琶大曲中亦有同名乐曲,以不同曲调表现相似的内容和意境。2.曲牌名。即《雁儿塔》。3.菊花的一种。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九花仙子》:“盖京师之菊种极繁,有……‘平沙落雁’。”折叠

水龙吟(九日登城)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城落日的景象,周围芳草丛生,但没有一条路径通往目的地。古老的楼台被风吹得羽化,萤火在故苑中飞舞,蛩虫在…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城落日的景象,周围芳草丛生,但没有一条路径通往目的地。古老的楼台被风吹得羽化,萤火在故苑中飞舞,蛩虫在残垣断壁上鸣叫。尽管如此,承平的局面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在半湖之间,秋月仍旧高悬着,隔溪处的烟树依旧茂密。作者感慨江南的美景,但同时也对逝去的时光和无法挽回的事物感到懊悔和痛心,王夷甫是一位唐代诗人,他的才华和经历引起了作者的嫉妒和不满。最后,作者拿起酒杯强迫自己忘记愁苦,但当他清醒过来时,恐怕那些痛苦依然存在。青萍三尺,阴符一卷,土花尘蠹,试问黄花,花知余否,沈吟无语。这里描述了一种悲观、失落的情绪,作者对自己的处境产生了疑问,但是没有得到答案。最后,作者在孤独中回首过去,羡慕那些自由地飞翔的雁和归巢的鹭。折叠

作者介绍

黎廷瑞 黎廷瑞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29674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