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十年华发
出自宋朝王以宁的《虞美人(宿龟山夜登秋汉亭)》- 归来峰下霜如水。
明月三千里。
幽人独立瞰长淮。
谁棹扁舟一叶、趁潮来。
洞庭湖上银涛观。
忆我烟蓑伴。
此身天地一浮萍。
去国十年华发、欲星星。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闲逸自怡的山水田园诗,描绘了诗人离乡多年后归来时的感觉。 第一句“归来峰下霜如水”,形容归途中的景色。峰下霜如水,意味着秋季已深,霜已经开始出现,而且似乎很潮湿。 接着,“明月三千里”是对美好的夜景所作的描述,表达了渴望回到家乡的情感。 然后,“幽人独立瞰长淮”,描绘了一个人静静地站在江边独自欣赏美景。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舒适。 紧接着是“谁棹扁舟一叶、趁潮来”,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家的情感,希望能有人载着他回去。 随后,“洞庭湖上银涛观"描述了湖水波光粼粼,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体验。 “忆我烟蓑伴”,是对故乡的怀恋,烟蓑是指故乡亲友送的衣物,诗人在外漂泊,十分怀念那些陪伴过他的人。 “此身天地一浮萍”,表达了无奈和苦闷,觉得自己像是漂泊在世间的一片浮萍。 最后,“去国十年华发、欲星星”描述了离家多年之后,诗人已经老去,但仍有追求。
- 背诵
-
虞美人(宿龟山夜登秋汉亭)注释
【洞庭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面积2,820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湘、资、沅、澧四水汇流于此,在岳阳县城陵矶入长江。湖中小山甚多,以君山最为著名。沿湖有岳阳楼等名胜古迹。明徐元《八义记·山神点化》:“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典…展开【洞庭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面积2,820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湘、资、沅、澧四水汇流于此,在岳阳县城陵矶入长江。湖中小山甚多,以君山最为著名。沿湖有岳阳楼等名胜古迹。明徐元《八义记·山神点化》:“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典折叠虞美人(宿龟山夜登秋汉亭)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闲逸自怡的山水田园诗,描绘了诗人离乡多年后归来时的感觉。 第一句“归来峰下霜如水”,形容归途中的景色。峰下…展开这首诗是一首闲逸自怡的山水田园诗,描绘了诗人离乡多年后归来时的感觉。 第一句“归来峰下霜如水”,形容归途中的景色。峰下霜如水,意味着秋季已深,霜已经开始出现,而且似乎很潮湿。 接着,“明月三千里”是对美好的夜景所作的描述,表达了渴望回到家乡的情感。 然后,“幽人独立瞰长淮”,描绘了一个人静静地站在江边独自欣赏美景。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舒适。 紧接着是“谁棹扁舟一叶、趁潮来”,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家的情感,希望能有人载着他回去。 随后,“洞庭湖上银涛观"描述了湖水波光粼粼,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体验。 “忆我烟蓑伴”,是对故乡的怀恋,烟蓑是指故乡亲友送的衣物,诗人在外漂泊,十分怀念那些陪伴过他的人。 “此身天地一浮萍”,表达了无奈和苦闷,觉得自己像是漂泊在世间的一片浮萍。 最后,“去国十年华发、欲星星”描述了离家多年之后,诗人已经老去,但仍有追求。折叠 -
王以宁
王以宁(约1090年--1146年):字周士,生于湘潭(今属湖南),是两宋之际的爱国词人。他曾为国奔波,靖康初年征天下兵,只身一人从鼎州借来援兵,解了太原围。…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296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