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未归去
出自宋朝赵善括的《水调歌头(和黄舜举吴门二咏)》- 危台枕城堞,今昔几人游。
绕城碧水一带,茂苑与长渊。
寂寂弹琴风外,苒苒采香径畔,横截古溪头。
极目暮云合,宋玉正悲秋。
岘山碑,帝子阁,庾公楼。
当时风物,如今烟水只供愁。
处处山明水秀,岁岁春花秋月,何必美南州。
故国未归去,萍梗叹漂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站在城墙上,俯瞰远方的美景和历史文化遗址,感叹岁月更替、人事如梦。他看到了碧水环绕的城池和茂密的苑林,听到弹琴声和采花者的歌唱声,并且想起了宋玉悲秋的情景。他还提到了一些历史名胜,如岘山碑、帝子阁和庾公楼,这些美景和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他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怀念之源。最后,他表示无论何时何地,处处都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值得欣赏,但是他仍然留恋未归的故国和流浪漂泊的命运,无法摆脱内心的萍梗之忧。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 背诵
-
水调歌头(和黄舜举吴门二咏)注释
【春花秋月】1.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指春秋佳景或泛指美好的时光。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若是氏儿前程远大,将来嫁得一个良人,一似尊神模样,偕老百年,也不辜负了春花秋月。”2.指岁序更迭。元本高明《琵琶记·牛小姐愁配》:“非干是你爹意坚,怕春花秋月,误你芳年。”清孙德祖《<小螺盦病榻忆语>题词·哭舍妹》:“春花秋月一年年,静锁红闺镇日閒。”【山明水秀】形容山水秀丽,风景优美。宋黄庭坚《蓦山溪》词:“山明水秀,尽属诗人道。”元柯丹邱《荆钗记·启媒》:“春雨新收,喜见山明水秀,万花深处有鸣鳩。”《水浒传》第五回:“一日正行之间,贪看山明水秀,不觉天色已晚。”巴金《我的眼泪》:“我出生在温暖明媚的国土,我又来自山明水秀的江南。”漢【庾公楼】清赵翼《庾楼》诗:“危栏瞰天地,千载庾公楼。”【岘山碑】晋羊祜任襄阳太守,有政绩。后人以其常游岘山,故于岘山立碑纪念,称“峴山碑”。《晋书·羊祜传》:“襄阳百姓於峴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唐李涉《过襄阳寄上于司空頔》诗:“歇马独来寻故事,逢人唯説峴山碑。”亦称“峴首碑”。唐李商隐《泪》诗:“湘江竹上痕无限,峴首碑前洒几多。”明袁宏道《又赠朗哉仍用前韵》:“铜鞮陌上穿花出,峴首碑前枕石眠。”【采香径】名。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灵岩山前。唐刘禹锡《馆娃宫》诗:“唯餘采香径,一带绕山斜。”亦作“采香逕”、“采香涇”。宋范成大《吴郡志·古迹一》:“采香逕,在香山之傍小溪也。吴王种香於香山,使美人泛舟於溪以采香。今自灵巖山望之,一水直如矢,故俗又名箭涇。”宋姜夔《庆宫春》词:“采香涇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清顾文彬《哭三子承》诗之二二:“胥乡遥指采香涇,一櫂蒓波渡洞庭。”清徐松张大纯《百城烟水·吴县》:“采香庵,以庵近采香逕,又取‘撮羣经而为果,采百花以为浆’之意,额曰‘采香’。”典…展开【春花秋月】1.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指春秋佳景或泛指美好的时光。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若是氏儿前程远大,将来嫁得一个良人,一似尊神模样,偕老百年,也不辜负了春花秋月。”2.指岁序更迭。元本高明《琵琶记·牛小姐愁配》:“非干是你爹意坚,怕春花秋月,误你芳年。”清孙德祖《<小螺盦病榻忆语>题词·哭舍妹》:“春花秋月一年年,静锁红闺镇日閒。”【山明水秀】形容山水秀丽,风景优美。宋黄庭坚《蓦山溪》词:“山明水秀,尽属诗人道。”元柯丹邱《荆钗记·启媒》:“春雨新收,喜见山明水秀,万花深处有鸣鳩。”《水浒传》第五回:“一日正行之间,贪看山明水秀,不觉天色已晚。”巴金《我的眼泪》:“我出生在温暖明媚的国土,我又来自山明水秀的江南。”漢【庾公楼】清赵翼《庾楼》诗:“危栏瞰天地,千载庾公楼。”【岘山碑】晋羊祜任襄阳太守,有政绩。后人以其常游岘山,故于岘山立碑纪念,称“峴山碑”。《晋书·羊祜传》:“襄阳百姓於峴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唐李涉《过襄阳寄上于司空頔》诗:“歇马独来寻故事,逢人唯説峴山碑。”亦称“峴首碑”。唐李商隐《泪》诗:“湘江竹上痕无限,峴首碑前洒几多。”明袁宏道《又赠朗哉仍用前韵》:“铜鞮陌上穿花出,峴首碑前枕石眠。”【采香径】名。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灵岩山前。唐刘禹锡《馆娃宫》诗:“唯餘采香径,一带绕山斜。”亦作“采香逕”、“采香涇”。宋范成大《吴郡志·古迹一》:“采香逕,在香山之傍小溪也。吴王种香於香山,使美人泛舟於溪以采香。今自灵巖山望之,一水直如矢,故俗又名箭涇。”宋姜夔《庆宫春》词:“采香涇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清顾文彬《哭三子承》诗之二二:“胥乡遥指采香涇,一櫂蒓波渡洞庭。”清徐松张大纯《百城烟水·吴县》:“采香庵,以庵近采香逕,又取‘撮羣经而为果,采百花以为浆’之意,额曰‘采香’。”典折叠水调歌头(和黄舜举吴门二咏)诗意赏析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28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