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高映千古
出自宋朝李纲的《念奴娇(宪宗平淮西)》- 晚唐姑息,有多少方镇,飞扬跋扈。
淮蔡雄藩联四郡,千里公然旅拒。
同恶相资,潜伤宰辅,谁敢分明语。
C849婀群议,共云旄节应付。
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贰处,登庸裴度。
往督全师威令使,擒贼功名归D44D。
半夜衔枚,满城深雪,忽已亡悬瓠。
明堂坐治,中兴高映千古。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晚唐时期的局势。在这个时期,许多地方都被藩镇所统治,他们任意妄为,不受中央政府控制。淮蔡等地的藩镇联合起来反抗朝廷,甚至公然拒绝皇帝的旨意。他们互相勾结,伤害宰相和其他官员,并且没有人敢于公开谴责他们的行为。 在849年,穆宗登基后,他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挑选贤能之士裴度前去讨伐这些叛逆势力。裴度领导全军,打败了反叛势力并将他们擒获。此时,天空中飘着雪花,整个城市陷入了寂静,但是国家正在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上,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 背诵
-
念奴娇(宪宗平淮西)注释
【飞扬跋扈】1.谓意气举动,越出常轨,不受约束。《北史·齐纪上·高祖神武帝》:“景(侯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唐杜甫《赠李白》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金田紫芝《冥鸿亭下第后作》诗:“眼底功名一物无,飞扬跋扈竟何如!”2.骄横放肆。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飞扬跋扈,狗脸生六月之霜;隳突叫号,虎威断九衢之路。”李大钊《国民之薪胆》:“闻小幡氏尤为蛮暴,其飞扬跋扈之状,咄咄逼人。”秦牧《艺海拾贝·<爱友·诤友>》:“因此,他们对于飞扬跋扈,意气骄横,傲视一切,鄙薄群伦那一套花样缺乏兴趣。”【穆天子】韩愈《驽骥》诗:“惟昔穆天子,乘之极遐游。”明何大复《病马》诗之五:“徒闻穆天子,八骏歷层空。”…展开【飞扬跋扈】1.谓意气举动,越出常轨,不受约束。《北史·齐纪上·高祖神武帝》:“景(侯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唐杜甫《赠李白》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金田紫芝《冥鸿亭下第后作》诗:“眼底功名一物无,飞扬跋扈竟何如!”2.骄横放肆。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飞扬跋扈,狗脸生六月之霜;隳突叫号,虎威断九衢之路。”李大钊《国民之薪胆》:“闻小幡氏尤为蛮暴,其飞扬跋扈之状,咄咄逼人。”秦牧《艺海拾贝·<爱友·诤友>》:“因此,他们对于飞扬跋扈,意气骄横,傲视一切,鄙薄群伦那一套花样缺乏兴趣。”【穆天子】韩愈《驽骥》诗:“惟昔穆天子,乘之极遐游。”明何大复《病马》诗之五:“徒闻穆天子,八骏歷层空。”折叠念奴娇(宪宗平淮西)诗意赏析
-
李纲
李纲(1083~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江苏无锡人,祖籍邵武(今属福建),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因无锡有河,名曰梁溪,故号称梁溪先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28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