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明日归去
出自宋朝刘过的《念奴娇(留别辛稼轩)》- 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
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
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
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
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
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
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
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求知道路上的孤独和艰辛,他很难找到真正的知音,即使他有很大的抱负和追求。他必须一直努力,直到获得成功才能退休,但他不知道何时才能找到回家的路。他曾经享受过名利,但这些东西却让他迷失了自己,浪费了十年岁月。然而,他并没有成为名闻天下的文人或政治家,他只是一个匆忙奔波的平凡人。最后,他希望能够回到江畔钓鱼的生活中,不再被虚荣所累,享受平凡的生活。
- 背诵
-
念奴娇(留别辛稼轩)注释
【垂虹亭】亭名。在江苏吴江县长桥上。宋仁宗庆历年间县令李问建。苏轼自杭州移高密时,曾与张先等在此亭饮酒。宋王安石《送裴如晦宰吴江》诗:“他时散髮处,最爱垂虹亭。”宋刘过《念奴娇·留别辛稼轩》词:“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多景楼】楼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甘露寺内。宋郡守陈天麟于唐临江亭故址修建。宋苏轼《甘露寺弹筝》诗:“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宋刘过《念奴娇·留别辛稼轩》词:“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展开【垂虹亭】亭名。在江苏吴江县长桥上。宋仁宗庆历年间县令李问建。苏轼自杭州移高密时,曾与张先等在此亭饮酒。宋王安石《送裴如晦宰吴江》诗:“他时散髮处,最爱垂虹亭。”宋刘过《念奴娇·留别辛稼轩》词:“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多景楼】楼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甘露寺内。宋郡守陈天麟于唐临江亭故址修建。宋苏轼《甘露寺弹筝》诗:“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宋刘过《念奴娇·留别辛稼轩》词:“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折叠念奴娇(留别辛稼轩)诗意赏析
-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276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