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玉暗消衣带缓

出自宋朝文天祥的《满江红其一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
燕子楼中,又挨过、几番秋色。相过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满江红其一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拼音解读
yàn lóu zhōng
yòu āi guò fān qiū
xiàng guò chù qīng nián mèng
chéng luán xiān què
àn xiāo dài huǎn
lèi zhū xié tòu huā diàn
zuì duān jiāo yǐng shàng chuāng shā
qīng dēng xiē
chí
gāo tái miè
rén jiān shì
kān shuō
xiàng nán yáng qiān shàng
mǎn jīn qīng xuè
shì tài biàn 便 fān
qiè shēn yuán shì fèn míng yuè
xiào chāng duàn hǎo fēng liú
líng huā quē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燕子楼中思念远方的爱人。她回忆了与爱人相聚时共同经历的秋色,凝望着窗外的蕉影和青灯渐渐熄灭的高台,感到世间的事情难以言说。她心中深深地思念着远方的爱人,在南阳阡上哭泣,身上满是清血。她感叹世态炎凉,但自己仍如明月一般独立坚强。最后,她笑着唤起了曾经与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虽然菱花缺落,但依然怀揣着美好的回忆。

背诵

相关翻译

满江红其一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翻译

燕子楼中,又煎熬过去了几度春秋岁月。怀念青春美好时光,正像美人乘鸾上仙阙,都已梦幻般飘逝。容颜悄悄地枯萎,衣带渐渐地宽缓,成串的珠泪滚落,湿透了花钿鬓侧。最无缘无故的是,芭蕉叶影倒映上窗纱,青灯又恰恰熄…展开

翻译:

燕子楼中,又煎熬过去了几度春秋岁月。怀念青春美好时光,正像美人乘鸾上仙阙,都已梦幻般飘逝。容颜悄悄地枯萎,衣带渐渐地宽缓,成串的珠泪滚落,湿透了花钿鬓侧。最无缘无故的是,芭蕉叶影倒映上窗纱,青灯又恰恰熄灭。 

曲池合拢,高台倾毁,人问万事,哪能一一诉说。面对着南阳阡墓,襟袖上洒满了泪血。人情世态,就像变化无常的风雨;我矢志不移,本来就是一轮不变的明月。可笑乐昌公主,曾有过那么一段美好风流的时光。最终不免铜镜残缺。

折叠

相关赏析

满江红其一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赏析

王夫人名为清惠,是宋朝后宫中的昭仪。南宋灭亡时,她跟随宋恭帝作为俘虏北上,在汴京驿壁上题词《满江红》。文天祥囚居金陵 ,偶然读到这词,认为词中“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可以商…展开

  王夫人名为清惠,是宋朝后宫中的昭仪。南宋灭亡时,她跟随宋恭帝作为俘虏北上,在汴京驿壁上题词《满江红》。文天祥囚居金陵 ,偶然读到这词,认为词中“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可以商酌,写了这首和词。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燕字暗指作者自己被囚于燕京的岁月。回忆起年轻时中状元出仕宋王朝的青年美事 ,正如美人乘鸾上仙阙。几年牢狱生涯,生活突遭变化,肌玉暗消,以泪洗面,为了国家,品尝这青灯独对的苦味。高台曲池二句,借用桓谭《新论》所载雍门周说孟尝君的话:“千秋万岁后,高台既已倾,曲池又已平 。”高台曲池的变灭,却是王朝覆亡的缩影,但自己对祖国不渝的忠贞,恰如美人向旧主的墓阡中倾泻千行的斑斑血泪。汉代原涉自署墓道为“南阳阡 ”。这词是自己拟定于《妾薄命》的。

  所在乃是:“ 世态便如翻覆雨 ,妾身元是分明月”,在沦桑变化以后 ,不少人侍奉新朝,而天祥却精忠不事二主,在元朝的淫威之下,宁折不弯。乐昌公主由陈入隋,因破铜镜,终与附马徐德言“破镜重圆”。事见唐人韦述《 两京新记 》、孟棨《本事诗》。但是对那般像乐昌公主一样逞风流的新贵们,文天祥只能投以轻蔑的目光,破镜虽得重圆,但已不复为原镜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和缓的语气中,透出一股凛然正气,不可侵犯。动人的美人形象,表现出昂扬的爱国热情,形象而生动。

  作为豪放派词人的文天祥,这首“ 婉约 ”的词风,显示了其艺术风格的多变。古代诗词中常以美人香草寄托国家大事,天祥此词,就是蕴含此意。

折叠

满江红其一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燕子楼中思念远方的爱人。她回忆了与爱人相聚时共同经历的秋色,凝望着窗外的蕉影和青灯渐渐熄灭的高台,…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燕子楼中思念远方的爱人。她回忆了与爱人相聚时共同经历的秋色,凝望着窗外的蕉影和青灯渐渐熄灭的高台,感到世间的事情难以言说。她心中深深地思念着远方的爱人,在南阳阡上哭泣,身上满是清血。她感叹世态炎凉,但自己仍如明月一般独立坚强。最后,她笑着唤起了曾经与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虽然菱花缺落,但依然怀揣着美好的回忆。折叠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以字行,改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宝祐四年(1256)进士第一,授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理宗朝,历除江西提刑。咸淳六年(1270),除军器临,寻兼崇政殿说书,又兼学士院权直,忤贾似道,罢归家居。九年,除湖南提刑,差知赣州。德祐元年(1275),应诏勤王,尽出家资募兵至临安,出知平江府。是年底,签书枢密院事。二年…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2644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