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得优游

出自宋朝徐经孙的《水调歌头(致仕得请)
客问矩山老,何事得优游
追数平生出处,为客赋歌头。
三十五时侥幸,四十三年仕宦,七十□归休。
顶踵皆君赐,天地德难酬。
书数册,棋两局,酒三瓯。
此是日中受用,谁劣又谁优。
寒则拥炉曝背,暖则寻花问柳,乘舆狎沙鸥。
知足又知止,客亦许之不。
水调歌头(致仕得请)拼音解读
wèn shān lǎo
shì yōu yóu
zhuī shù píng shēng chū chù
wéi tóu
sān shí shí yáo xìng
shí sān nián shì huàn
shí guī xiū
dǐng zhǒng jiē jūn
tiān nán chóu
shū shù
liǎng
jiǔ sān ōu
shì zhōng shòu yòng
shuí liè yòu shuí yōu
hán yōng bèi
nuǎn xún huā wèn liǔ
chéng xiá shā ōu
zhī yòu zhī zhǐ
zh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一位老人的自述,被称为“矩山老”,有客人来拜访他,询问他如何过得优哉游哉。老人回答说,他已经度过了35岁的年纪,四十三年在官场任职,现已七旬有余,享受着天赐的福利,但感到这些恩惠难以回报天地的德行。他平时喜欢读书、下棋、饮酒,这些都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乐趣,无论是寒冷还是温暖的天气,他都能适应并寻找享受。老人深知知足和知止的重要性,也希望客人也能够领悟这个道理。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水调歌头(致仕得请)注释

【寻花问柳】花觅柳”。1.游赏风景。语本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元汤式《沉醉东风·钱塘怀古》曲:“一自苏林葬土丘,再不见寻花问柳。”清王楷堂《西调·寻花问柳游人醉》曲:“寻花问柳游人醉,口诵新诗信步归。”2.喻狎妓。清洪楝园《警黄钟·醉梦》:“终日寻花问柳,饮酒征歌,那一桩军国重情,置之不理。”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貌虽癯而精血未耗。寻花觅柳,儿女事犹然自觉情长。”…展开
【寻花问柳】花觅柳”。1.游赏风景。语本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元汤式《沉醉东风·钱塘怀古》曲:“一自苏林葬土丘,再不见寻花问柳。”清王楷堂《西调·寻花问柳游人醉》曲:“寻花问柳游人醉,口诵新诗信步归。”2.喻狎妓。清洪楝园《警黄钟·醉梦》:“终日寻花问柳,饮酒征歌,那一桩军国重情,置之不理。”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貌虽癯而精血未耗。寻花觅柳,儿女事犹然自觉情长。”折叠

水调歌头(致仕得请)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人的自述,被称为“矩山老”,有客人来拜访他,询问他如何过得优哉游哉。老人回答说,他已经度过了35岁的年纪,…展开
这首诗是一位老人的自述,被称为“矩山老”,有客人来拜访他,询问他如何过得优哉游哉。老人回答说,他已经度过了35岁的年纪,四十三年在官场任职,现已七旬有余,享受着天赐的福利,但感到这些恩惠难以回报天地的德行。他平时喜欢读书、下棋、饮酒,这些都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乐趣,无论是寒冷还是温暖的天气,他都能适应并寻找享受。老人深知知足和知止的重要性,也希望客人也能够领悟这个道理。折叠

作者介绍

徐经孙 徐经孙   生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卒于度宗咸淳九年【公元一一九二年一二七三年】,年八十三岁。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授浏阳主簿。累迁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敷陈经义,随事启迪。景定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春雷,诏求直言。经孙奏年来忠谠之气,郁不得行,上帝降鉴,假雷以鸣。人谓切中时病。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公田议起,经孙极论不便,忤贾似道,罢归。家在洪、…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24957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