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仗至人开

出自宋朝张继先的《满庭芳(用于真人韵和元真)
心境双清,古今同乐,胜缘休道无媒。
天门高妙,应仗至人开
岂比寻常意绪,方寸地、不贮纤埃。
仍须信,金坚石确,一志断无回。
真元,真可爱,真师真友,且喜无猜。
就中更脱洒,不顾形骸。
可是正容而悟,凭真趣、改易凡胎。
神明会,尘缨世网,莫共话由来。
满庭芳(用于真人韵和元真)拼音解读
xīn jìng shuāng qīng
jīn tóng
shèng yuán xiū dào méi
tiān mén gāo miào
yīng zhàng zhì rén kāi
xún cháng
fāng cùn zhù xiān āi
réng xìn
jīn jiān shí què
zhì duàn huí
zhēn yuán
zhēn ài
zhēn shī zhēn yǒu
qiě cāi
jiù zhōng gèng tuō
xíng hái
shì zhèng róng ér
píng zhēn gǎi fán tāi
shén míng huì
chén yīng shì wǎng
gòng huà yóu lá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心境清明,可以享受到古今同乐的乐趣。他不需要任何媒介,因为他有与至高无上的存在——天门相通,可以体验到至高无上的奥妙。与平常人不同的是,他的思想不被琐事占据,保持着纯净,他的志向坚定,一旦决定就不会动摇。他喜欢真正的朋友,并愿意舍弃所有物质的束缚去专注于寻找内心的真正快乐。他深信真实的元素是可爱的,也非常珍惜真正的导师和朋友,他们没有猜疑。在他的修行过程中,他将继续努力摆脱尘缘的束缚,以便更好地理解神灵的存在和创造世界的真正含义。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满庭芳(用于真人韵和元真)注释

【方寸地】1.一寸见方之地。极言地小。《新唐书·员半千传》:“陛下何惜玉陛方寸地,不使臣披露肝胆乎?”2.指心。《列子·仲尼》:“嘻!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三字虽不见於经传,却亦甚雅。”《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陶铁僧叉大拇指不离方寸地道:‘告员外,实不敢相瞒,是有四五十钱,安在一箇去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只隔这重门,恐无术周知民隐;但凭方寸地,愿尔曹共体吾心。”…展开
【方寸地】1.一寸见方之地。极言地小。《新唐书·员半千传》:“陛下何惜玉陛方寸地,不使臣披露肝胆乎?”2.指心。《列子·仲尼》:“嘻!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三字虽不见於经传,却亦甚雅。”《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陶铁僧叉大拇指不离方寸地道:‘告员外,实不敢相瞒,是有四五十钱,安在一箇去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只隔这重门,恐无术周知民隐;但凭方寸地,愿尔曹共体吾心。”折叠

满庭芳(用于真人韵和元真)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心境清明,可以享受到古今同乐的乐趣。他不需要任何媒介,因为他有与至高无上的存在——天门…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心境清明,可以享受到古今同乐的乐趣。他不需要任何媒介,因为他有与至高无上的存在——天门相通,可以体验到至高无上的奥妙。与平常人不同的是,他的思想不被琐事占据,保持着纯净,他的志向坚定,一旦决定就不会动摇。他喜欢真正的朋友,并愿意舍弃所有物质的束缚去专注于寻找内心的真正快乐。他深信真实的元素是可爱的,也非常珍惜真正的导师和朋友,他们没有猜疑。在他的修行过程中,他将继续努力摆脱尘缘的束缚,以便更好地理解神灵的存在和创造世界的真正含义。折叠

作者介绍

张继先 张继先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232169.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