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雁声中
出自宋朝袁去华的《水龙吟(九日次前韵)》- 汉江流入苍烟,戍楼吊古临无地。
清霜初肃,鹰扬隼击,青霄凌厉。
新雁声中,夕阳影里,千崖秋气。
念东篱采菊,龙山落帽,风流在、尚堪继。
引满松醪径醉。
诵坡仙、临漳宵济。
茱萸细看,明年谁健,空悲身世。
儿辈何知,更休说似,登山临水。
那纷纷毁誉,耳边风过,我何曾记。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汉江畔观景的情景。他看到戍楼矗立在苍烟之中,俯瞰着一片荒凉和无边的广阔。在清冷的秋日,一只鹰振翅高飞,另外一只隼也在追逐它。夕阳下,千崖起伏,秋气袭人。作者回忆起过去采菊东篱、爬龙山落帽的青春岁月,风华依然,令人感慨。此时,他引满松醪,醉步小径,吟诵坡仙、临漳宵济等诗篇。他看到茱萸树,想到明年又有谁能健在,深感身处世间的空虚寂寞。对于年轻一代不知天高地厚的评价和争议,他置若罔闻,欣赏自然美景,享受喜悦,度过精彩的岁月。
- 背诵
-
水龙吟(九日次前韵)注释
【耳边风】耳边吹过的风。比喻过耳即逝,不放在心上的话。语本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於我,如秋风之过耳。”唐杜荀鹤《赠题兜率寺闲上人院》诗:“百岁有涯头上雪,万般无染耳边风。”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你将我这口中言看成做耳边风。”《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荆公道:常言‘宰相腹中撑得船过’。从来人言不足恤:言吾善者,不足为喜;道吾恶者,不足为怒。只当耳边风过去便了,切莫揽事。”巴金《春》三:“爹常常骂他,他也不在乎,就当作耳边风一样。”漢【登山临水】登上高山,面临流水。谓在山水间盘桓。《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小弟无济胜之具,就登山临水,也是勉强。”…展开【耳边风】耳边吹过的风。比喻过耳即逝,不放在心上的话。语本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於我,如秋风之过耳。”唐杜荀鹤《赠题兜率寺闲上人院》诗:“百岁有涯头上雪,万般无染耳边风。”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你将我这口中言看成做耳边风。”《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荆公道:常言‘宰相腹中撑得船过’。从来人言不足恤:言吾善者,不足为喜;道吾恶者,不足为怒。只当耳边风过去便了,切莫揽事。”巴金《春》三:“爹常常骂他,他也不在乎,就当作耳边风一样。”漢【登山临水】登上高山,面临流水。谓在山水间盘桓。《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小弟无济胜之具,就登山临水,也是勉强。”折叠水龙吟(九日次前韵)诗意赏析
-
袁去华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229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