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揭

出自宋朝吴潜的《满江红(戊午秋半,偕胡景回,刘自昭二兄小饮待月)
试问平生,几番见、中秋明月。
今老矣,一年紧似,一年时节。
底事层阴生障碍,不教玉界冰壶彻。
莫姮娥、嫌此白头翁,心肠别。
风动处,浮云揭
云绽处,清光泄。
倩何人扫荡,大家澄澈。
且掉悲欢离合事,相逢只怕尊中竭。
放儿童、今夜上青霄,探蟾穴。
满江红(戊午秋半,偕胡景回,刘自昭二兄小饮待月)拼音解读
shì wèn píng shēng
fān jiàn zhōng qiū míng yuè
jīn lǎo
nián jǐn
nián shí jiē
shì céng yīn shēng zhàng ài
jiāo jiè bīng chè
héng é xián bái tóu wēng
xīn cháng bié
fēng dòng chù
yún jiē
yún zhàn chù
qīng guāng xiè
qiàn rén sǎo dàng
jiā chéng chè
qiě diào bēi huān shì
xiàng féng zhī zūn zhōng jié
fàng ér tóng jīn shàng qīng xiāo
tàn chán xué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岁月流逝的感叹。他询问自己平生看过多少次中秋的明月,年龄已经老去如今一年又一年的季节变化感觉越来越紧迫。他感到自己被世俗的纷扰遮挡住了内心的美好,使得他无法看到真正的美丽和幸福。他感到自己已经老去,而莫姮娥却仍然年轻,他们的心态和价值观已经不同。作者通过描述风起云涌、云破光露等景色,表达了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清晰透明的境界,摆脱浮躁和尘世的束缚。最后,他呼唤着童心未泯的孩子们,一起探索属于自己的天空和幸福。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满江红(戊午秋半,偕胡景回,刘自昭二兄小饮待月)注释

【悲欢离合】悲与欢、聚与散的遭遇。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今日説一桩异闻,单为财色二字弄出天大的祸来。后来悲欢离合,做了锦片一场佳话。”孙犁《秀露集·<善暗室纪年>序》:“其中,有个人的兴起振奋,也有自己的悲欢离合。”【白头翁】白发老人。唐王昌龄《题灞池》诗之二:“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三年》:“会高寝郎田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寃曰‘……臣尝梦一白头翁教臣言’。”宋陈师道《寄张大夫》诗:“只应青眼老,尚记白头翁。”2.草名。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故名。《太平御览》卷九九○引《本草经》:“白头翁,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味苦温,无毒。”唐李白《见野草中有名白头翁者》诗:“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宋王安石《与同官会饮于城南因成一篇追寄》诗:“赤车使者白头翁,当归入见天门东。”3.鸟名。身间青,脑上晕深团,老时头部毛变白,故名。《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之才捷,皆此类也”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曾有白头鸟集殿前,权曰:‘此何鸟也?’恪曰:‘白头翁也。’”宋王质《林泉结契·山友辞·白头翁》:“白头翁,白头翁,咀嚼浅紫掐深红。”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八:“道上钩衣苍耳子,风前聒客白头翁。”《新民晚报》1990.3.20:“有一次大风雨后,我在校园的林子里捡到一只小白头翁。”汉…展开
【悲欢离合】悲与欢、聚与散的遭遇。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今日説一桩异闻,单为财色二字弄出天大的祸来。后来悲欢离合,做了锦片一场佳话。”孙犁《秀露集·<善暗室纪年>序》:“其中,有个人的兴起振奋,也有自己的悲欢离合。”【白头翁】白发老人。唐王昌龄《题灞池》诗之二:“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三年》:“会高寝郎田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寃曰‘……臣尝梦一白头翁教臣言’。”宋陈师道《寄张大夫》诗:“只应青眼老,尚记白头翁。”2.草名。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故名。《太平御览》卷九九○引《本草经》:“白头翁,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味苦温,无毒。”唐李白《见野草中有名白头翁者》诗:“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宋王安石《与同官会饮于城南因成一篇追寄》诗:“赤车使者白头翁,当归入见天门东。”3.鸟名。身间青,脑上晕深团,老时头部毛变白,故名。《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之才捷,皆此类也”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曾有白头鸟集殿前,权曰:‘此何鸟也?’恪曰:‘白头翁也。’”宋王质《林泉结契·山友辞·白头翁》:“白头翁,白头翁,咀嚼浅紫掐深红。”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八:“道上钩衣苍耳子,风前聒客白头翁。”《新民晚报》1990.3.20:“有一次大风雨后,我在校园的林子里捡到一只小白头翁。”汉折叠

满江红(戊午秋半,偕胡景回,刘自昭二兄小饮待月)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岁月流逝的感叹。他询问自己平生看过多少次中秋的明月,年龄已经老去如今一年又一年的季节变化…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岁月流逝的感叹。他询问自己平生看过多少次中秋的明月,年龄已经老去如今一年又一年的季节变化感觉越来越紧迫。他感到自己被世俗的纷扰遮挡住了内心的美好,使得他无法看到真正的美丽和幸福。他感到自己已经老去,而莫姮娥却仍然年轻,他们的心态和价值观已经不同。作者通过描述风起云涌、云破光露等景色,表达了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清晰透明的境界,摆脱浮躁和尘世的束缚。最后,他呼唤着童心未泯的孩子们,一起探索属于自己的天空和幸福。折叠

作者介绍

吴潜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22517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