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差可
出自宋朝刘克庄的《念奴娇(菊)》- 老夫白首,尚儿嬉、废圃一番料理。
餐饮落英并坠露,重把离骚拈起。
野艳幽香,深黄浅白,占断西风里。
飞来双蝶,绕丛欲去还止。
尝试诠次群芳,梅花差可,伯仲之间耳。
佛说诸天金色界,未必庄严如此。
尚友灵均,定交元亮,结好天随子。
篱边坡下,一杯聊泛霜蕊。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废弃的花园里忙碌料理。他品尝美食,观赏落英飞舞,并重温古代诗作《离骚》。在花园中,野花盛开,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吸引了一对蝴蝶停留。老人试图描绘每朵花的美丽,但他认为梅花是最好的。他感慨世间美景如此之多,甚至佛祖所说的金色界也未必能比得过。老人与好友灵均和元亮交往,结下深厚的友谊。他们在篱边坡下,品着酒,聊着天,享受着这美妙的时光。整个诗歌展现了老人对自然之美、传统文化和珍贵友谊的热爱和欣赏。
- 背诵
-
念奴娇(菊)注释
【伯仲之间】比喻人或事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间耳。”唐杜甫《咏怀古迹》诗之五:“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宋刘克庄《念奴娇·菊》词:“尝试詮次羣芳,梅花差可,伯仲之间耳。”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三四》:“报言章士钉将辞,屈映光继之,此即浙江有名之‘兄弟素不吃饭’人物也,与士钉盖伯仲之间,或且不及。”亦省作“伯仲间”。宋陆游《书愤》书:“《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金史·文艺传下·赵沨》:“渢之正书体兼颜苏,行书备诸家体,其超放又似杨凝式,当处苏黄伯仲间。”清戴名世《自订时文全集序》:“两人皆奇余曰:‘此文章风气之所繫,其在韩公伯仲间乎!’”【天随子】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别号。唐陆龟蒙《奉和太湖诗·缥缈峰》:“身为大块客,自号天随子。”《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陆龟蒙字鲁望……时谓江湖散人,或号天随子、甫里先生。”亦省称“天随”。宋苏轼《寄周安孺茶》诗:“鹿门有佳士,博览无不瞩。邂逅天随翁,篇章互賡续。”明高启《寄题内弟周思敬野人居》诗:“野人何处是幽栖,闻在天随旧宅西。”…展开【伯仲之间】比喻人或事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间耳。”唐杜甫《咏怀古迹》诗之五:“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宋刘克庄《念奴娇·菊》词:“尝试詮次羣芳,梅花差可,伯仲之间耳。”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三四》:“报言章士钉将辞,屈映光继之,此即浙江有名之‘兄弟素不吃饭’人物也,与士钉盖伯仲之间,或且不及。”亦省作“伯仲间”。宋陆游《书愤》书:“《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金史·文艺传下·赵沨》:“渢之正书体兼颜苏,行书备诸家体,其超放又似杨凝式,当处苏黄伯仲间。”清戴名世《自订时文全集序》:“两人皆奇余曰:‘此文章风气之所繫,其在韩公伯仲间乎!’”【天随子】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别号。唐陆龟蒙《奉和太湖诗·缥缈峰》:“身为大块客,自号天随子。”《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陆龟蒙字鲁望……时谓江湖散人,或号天随子、甫里先生。”亦省称“天随”。宋苏轼《寄周安孺茶》诗:“鹿门有佳士,博览无不瞩。邂逅天随翁,篇章互賡续。”明高启《寄题内弟周思敬野人居》诗:“野人何处是幽栖,闻在天随旧宅西。”折叠念奴娇(菊)诗意赏析
-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嘉定二年(1209)以郊恩补将仕郎,次年调靖安主簿。先后为江淮制置使李珏、广西经略安抚使胡槻辟置幕府。宝庆元年(1225)知建阳县。以言官笺克庄《落梅诗》,激怒史弥远,卷入江湖诗案,经郑清之力辩得释。端平初,真德秀帅闽,辟为帅司参议官。次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嘉熙间,历知袁州、广东提举,升转…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223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