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送了古人何限
出自元朝张养浩的《【双调】沉醉东风_蔬圃莲池药》- 蔬圃莲池药阑,石田茅屋柴关。
俺这里花发的疾,溪流的慢,绰然亭别是人间。
对着这万顷风烟四面山,因此上功名意懒!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
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张柬之老来遭难。
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懒!昨日颜如渥丹,今朝鬓发斑斑。
恰才桃李春,又早桑榆晚,断送了古人何限?只为天地无情乐事悭,因此上功名意懒!郭子仪功威吐蕃,李太白书骇南蛮。
房玄龄经济才,尉敬德英雄汉,魏徵般敢言直谏。
这的每都不满高人一笑看,因此上功名意懒!苫茅屋白云数间,睡芸窗红日三竿。
远近村,高低涧,把人我是非遮断。
阆苑蓬莱咫尺间,园此上功名意懒!万言策长沙不还,六韬书云梦空叹。
只为他进身的疾,收心的晚,终不免有许多忧患。
见了些无下梢从前玉笋班,因此上功名意懒!笔砚琴书座间,松筠梅菊江于。
欢有余,春无限,绰然亭只疑在天上。
万事无心一钓竿,因此上功名意懒。
寄阅世道人侯和卿披一领熬日月耐风霜道袍,系一条锁心猿拴意马环绦。
穿一对圣僧鞋,带一顶温公帽,一心敬奉三教。
休指望做神仙上九霄,只落得无是非清闲到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以描述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欣赏和追求简朴生活的态度为主题。他在蔬菜园、荷塘、药圃、石田等地方寻找灵感,借助山水之间的景色以及四季的变化来表达他的情感和思考。 诗人认为名利并不重要,因此没有追求功名利禄。他引用了历史上的一些人物来支持他的想法,如李斯、陆机、张柬之、郭子仪和李太白。他们都是古代具有不同成就和经历的人物。 最后,诗人提出了他的幸福生活方式,即过着简朴清静的生活,在自然中享受人生,并尊敬三教。他并不想过如神仙般的生活,只希望过一个无是非清闲的老年生活。
- 背诵
-
【双调】沉醉东风_蔬圃莲池药注释
【楚灵均】因其为楚人,字灵均,故称。唐孟郊《旅次湘沅有怀灵均》诗:“旧称楚灵均,此处殞忠躯。”五代齐己《行路难》诗:“君不见楚灵均,千古沉冤湘水滨。”元张养浩《沉醉东风》曲:“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经济才】治国安民的才能。唐杜甫《上水遣怀》诗:“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宋林逋《深居杂兴》诗序:“诸葛孔明、谢安石畜经济之才,虽结庐南阳,携妓东山,未尝不以平一宇内、躋致生民为意。”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此人察风云以辨天时,望气而观地理,有经济之才,安天下之手。”《明史·庞尚鹏传》:“尚鹏权既重,自负经济才,慷慨任事。”【红日三竿】升起已有三竹竿之高。谓时光已晚。宋谢逸《蝶恋花》词:“红日三竿帘幕捲,画楼影里双飞燕。”元吕止庵《集贤宾·叹世》套曲:“有何拘繫?则不如一枕安然,直睡到红日三竿未起。”《红楼梦》第一回:“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汉【玉笋班】“玉笋班”。指英才济济的朝班。唐郑谷《九日偶怀寄左省张起居》诗:“浑无酒泛金英菊,漫道官趋玉笋班。”宋张元干《奉送晁伯南归金溪》诗:“文元勛业金甌字,昭德风流玉笋班。”金元好问《王子端内翰山水同屏山赋》诗之二:“眼明今日题诗处,却见明昌玉笋班。”明刘基《送金华何生还乡觐亲》诗:“故家文物依然在,似汝须归玉笋班。”参见“玉笋”。见“玉笋班”。典【无是非】是和非;分不出是和非。《列子·仲尼》:“从心之所念,更无是非;从口之所言,更无利害。”唐赵嘏《李先辈擢第东归有赠送》诗:“金榜前头无是非,平人分得一枝归。”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书<左传精舍志>后》:“《左传精舍誌》、《武城家乘》、《建立伏氏博士始末》,是三书者,皆所谓无是非之心者也。”典…展开【楚灵均】因其为楚人,字灵均,故称。唐孟郊《旅次湘沅有怀灵均》诗:“旧称楚灵均,此处殞忠躯。”五代齐己《行路难》诗:“君不见楚灵均,千古沉冤湘水滨。”元张养浩《沉醉东风》曲:“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经济才】治国安民的才能。唐杜甫《上水遣怀》诗:“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宋林逋《深居杂兴》诗序:“诸葛孔明、谢安石畜经济之才,虽结庐南阳,携妓东山,未尝不以平一宇内、躋致生民为意。”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此人察风云以辨天时,望气而观地理,有经济之才,安天下之手。”《明史·庞尚鹏传》:“尚鹏权既重,自负经济才,慷慨任事。”【红日三竿】升起已有三竹竿之高。谓时光已晚。宋谢逸《蝶恋花》词:“红日三竿帘幕捲,画楼影里双飞燕。”元吕止庵《集贤宾·叹世》套曲:“有何拘繫?则不如一枕安然,直睡到红日三竿未起。”《红楼梦》第一回:“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汉【玉笋班】“玉笋班”。指英才济济的朝班。唐郑谷《九日偶怀寄左省张起居》诗:“浑无酒泛金英菊,漫道官趋玉笋班。”宋张元干《奉送晁伯南归金溪》诗:“文元勛业金甌字,昭德风流玉笋班。”金元好问《王子端内翰山水同屏山赋》诗之二:“眼明今日题诗处,却见明昌玉笋班。”明刘基《送金华何生还乡觐亲》诗:“故家文物依然在,似汝须归玉笋班。”参见“玉笋”。见“玉笋班”。典【无是非】是和非;分不出是和非。《列子·仲尼》:“从心之所念,更无是非;从口之所言,更无利害。”唐赵嘏《李先辈擢第东归有赠送》诗:“金榜前头无是非,平人分得一枝归。”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书<左传精舍志>后》:“《左传精舍誌》、《武城家乘》、《建立伏氏博士始末》,是三书者,皆所谓无是非之心者也。”典折叠【双调】沉醉东风_蔬圃莲池药诗意赏析
这首诗以描述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欣赏和追求简朴生活的态度为主题。他在蔬菜园、荷塘、药圃、石田等地方寻找灵感,借助山水之间的景…展开这首诗以描述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欣赏和追求简朴生活的态度为主题。他在蔬菜园、荷塘、药圃、石田等地方寻找灵感,借助山水之间的景色以及四季的变化来表达他的情感和思考。 诗人认为名利并不重要,因此没有追求功名利禄。他引用了历史上的一些人物来支持他的想法,如李斯、陆机、张柬之、郭子仪和李太白。他们都是古代具有不同成就和经历的人物。 最后,诗人提出了他的幸福生活方式,即过着简朴清静的生活,在自然中享受人生,并尊敬三教。他并不想过如神仙般的生活,只希望过一个无是非清闲的老年生活。折叠 -
张养浩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朝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208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