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有小船来卖饼

出自宋朝苏轼的《慈湖夹阻风
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
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慈湖夹阻风拼音解读
hàn suǒ wéi gān 竿 xiào kōng
gāo shī hān qǐn làng huā zhōng
yīng jiān kuǎi zhī xīn
ruò lǎn néng zhēng wàn fēng
shēng guī máng rán
shù qīng shān shuǐ pāi tiān
yóu yǒu xiǎo chuán lái mài bǐng
wén luò zài shān qián
háng dōu shì tuì 退 zhī shī
zhēn yǒu rén jiā shuǐ bàn fēi
qiān qǐng sāng zài chuán
kōng shí guà
lún tíng hàn zhū róng
shuí shí nán é zhǎng yǎng gōng
bào guò yún liáo kuài
wèi fáng míng yuè què dāng kōng
kàn luò yuè héng qiān zhàng
huàn qīng fēng bàn fān
qiě bìng shuǐ cūn guò
rén jiān chù chán y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

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捍索:船桅两旁的索。

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菅(音jiān)、蒯(音kuǎi):草绳,用以编缆的。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风水拍天。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风前。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

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并:傍。巉岩:风石险峻。这里借喻人生道路上的难行。

苏轼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过半帆。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峨岩!慈湖夹--在今安徽当涂县北。阻风--乘船为风浪所阻。起唤清风--有经验的老船工,在审察风势将转时,往往长啸呼唤,使人感到风转是由呼唤而来。并--此处作傍解。欹(音机)侧--歪斜,不平稳。前两句说,躺在船上,看到天边月落的地方云横千丈,啊,天将破晓了,老船工急急爬起来,呼唤得半帆清风,加紧开船。三四句说,暂且傍着临江的小村,倾斜摇荡地驶过险段,这当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人世间又有何处不是峭壁危岩呢!

小诗寓哲理于形象之中,借助日常景物表现作者直面现实,不避艰险,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186349.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