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侧挂帆一幅
出自元代贡泰父的《黄河行》- 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
或云昆仑之山出西纪,元气融结自兹始。
地维崩兮天柱折,于是横奔逆激日夜流不已。
九功歌成四载止,黄熊化作苍龙尾。
双谼凿断海门开,两鄂崭崭尚中峙。
盘涡荡激,回湍冲射,悬崖飞沙,断岸决石,瞬息而争靡。
洪涛巨浪相豗,怒声不住从天来。
初如两军战方合,飞炮忽下坚壁摧。
又如丰隆起行雨,鞭笞铁骑驱奔雷。
半空澎湃落银屋,势连渤澥吞淮渎。
天吴九首兮,魌魋独足。
潜潭雨过老蛟吟,明月夜照鲛人哭。
扁舟侧挂帆一幅,满耳萧萧鸟飞速。
徐邳千里半日程,转盼青山小如粟。
吁嗟雄哉!其水一石,其泥数斗。
滔滔汩汩兮,同宇宙之悠久。
泛中流以击楫兮,招群仙而挥手。
好风兮东来,酬河伯兮杯酒。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
或云昆仑之山出西纪,元气融结自兹始。
地维崩兮天柱折,于是横奔逆激日夜流不已。
九功歌成四载止,黄熊化作苍龙尾。
双谼凿断海门开,两鄂崭崭尚中峙。
盘涡荡激,回湍冲射,悬崖飞沙,断岸决石,瞬息而争靡。
洪涛巨浪相豗,怒声不住从天来。
初如两军战方合,飞炮忽下坚壁摧。
又如丰隆起行雨,鞭笞铁骑驱奔雷。
半空澎湃落银屋,势连渤澥吞淮渎。
天吴九首兮,魌魋独足。
潜潭雨过老蛟吟,明月夜照鲛人哭。
扁舟侧挂帆一幅,满耳萧萧鸟飞速。
徐邳千里半日程,转盼青山小如粟。
吁嗟雄哉!其水一石,其泥数斗。
滔滔汩汩兮,同宇宙之悠久。
泛中流以击楫兮,招群仙而挥手。
好风兮东来,酬河伯兮杯酒。
-
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
或云昆仑之山出西纪,元气融(róng)结自兹始。
纪:基也,基址。元气:指天地未分前混一之气。地维崩兮天柱折,于是横奔逆(nì)激日夜流不已。
地维:古时以为大地四方,四角有大縆(粗绳)维系,故称地维。天柱:古人相传,天有八柱承之,故称天柱(《山海经·神异经》)。九功歌成四载止,黄熊化作苍龙尾。
九功:九职之功。四载:古时的四种交通工具。双谼(hóng)凿断海门开,两鄂崭崭尚中峙。
谼:大谷。海门:通向海的大门。鄂:边际。崭崭:突出貌。盘涡(wō)荡激,回湍冲射,悬崖飞沙,断岸决石,瞬息而争靡(mí)。
争靡:形容两岸碎石土块被河水冲刷,争相坍塌。靡,倒下。洪涛巨浪相豗,怒声不住从天来。
豗:撞击。初如两军战方合,飞炮忽下坚壁摧。
又如丰隆起行雨,鞭笞铁骑驱奔雷。
丰隆:古代神话中的云神。一说雷神。半空澎湃落银屋,势连渤(bó)澥吞淮渎。
渤澥:古代称东海的一部分,即渤海。淮渎:淮河。天吴九首兮,魌(qī)魋(tuí)独足。
天吴:古代传水中的水神。魌魋:大禹化作熊,凿山开路,驱逐鬼神。魌,即魌头,古时打鬼驱疫时用的面具。魋,兽名,似小熊,喻大禹。潜潭雨过老蛟(jiāo)吟,明月夜照鲛人哭。
鲛人:传说中的人鱼。扁舟侧挂帆一幅,满耳萧萧鸟飞速。
徐邳(pī)千里半日程,转盼青山小如粟。
徐邳:黄河下游经徐州、邳州。吁嗟雄哉!其水一石,其泥数斗。
滔滔汩汩兮,同宇宙之悠久。
汩汩:水流声;急流貌。泛中流以击楫兮,招群仙而挥手。
好风兮东来,酬(chóu)河伯兮杯酒。
酬:报谢。河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名冯夷。 -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的第二长河流——黄河的壮美和磅礴。诗歌中,黄河水阔无边、深不可测,其源头更是神秘莫测,有传说说它起于昆仑山,元气融结才形成了黄河。然而,由于地壳运动导致土地塌陷,天柱断折,黄河便横奔逆激、日夜流不止。在人们艰苦卓绝的努力下,最终凿断了双谼,开通了海门,使黄河水能够畅通无阻地流入大海。 诗歌中描绘了黄河的洪水,如同两军交战般激烈,巨浪滔天,声闻天外,如同飞炮一般轰鸣着。然而,也有黄河的柔情之处,老蛟吟唱,鲛人哭泣,船只穿行其间,鸟儿翱翔其上,景象绚烂多姿。整篇诗歌表达出黄河的雄浑和神秘,以及人类与自然的斗争与和谐。
- 背诵
-
黄河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的第二长河流——黄河的壮美和磅礴。诗歌中,黄河水阔无边、深不可测,其源头更是神秘莫测,有传说说它起于昆仑…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中国的第二长河流——黄河的壮美和磅礴。诗歌中,黄河水阔无边、深不可测,其源头更是神秘莫测,有传说说它起于昆仑山,元气融结才形成了黄河。然而,由于地壳运动导致土地塌陷,天柱断折,黄河便横奔逆激、日夜流不止。在人们艰苦卓绝的努力下,最终凿断了双谼,开通了海门,使黄河水能够畅通无阻地流入大海。 诗歌中描绘了黄河的洪水,如同两军交战般激烈,巨浪滔天,声闻天外,如同飞炮一般轰鸣着。然而,也有黄河的柔情之处,老蛟吟唱,鲛人哭泣,船只穿行其间,鸟儿翱翔其上,景象绚烂多姿。整篇诗歌表达出黄河的雄浑和神秘,以及人类与自然的斗争与和谐。折叠 -
贡泰父
贡泰父(1298~1362),元文学家。名贡师泰,字泰甫(父),宣城(今属安徽)人。官至礼部、户部尚书。元末以诗文擅名。…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150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