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多情
出自清朝郭麐的《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 暗水通潮,痴云阁雨,微阴不散重城。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清歌欲遏行云住,露春纤、并坐调笙。莫多情,第一难忘,席上轻盈。
天涯我是飘零惯,任飞花无定,相送人行。见说兰舟,明朝也泊长亭。门前记取垂杨树,只藏他、三两秋莺。一程程,愁水愁风,不要人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暗水通潮,痴云阁雨,微阴不散重城。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清歌欲遏行云住,露春纤、并坐调笙。莫多情,第一难忘,席上轻盈。
天歌我是飘零惯,任飞花无定,相送人行。见说兰舟,明朝也泊长亭。门前记取垂杨树,只藏他、三两秋莺。一程程,愁水愁风,不要人听。
-
暗水通潮,痴云阁雨,微阴不散重城。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清歌欲遏(è)行云住,露春纤、并坐调笙。莫多情,第一难忘,席上轻盈。
魏塘:地名,今属浙江嘉兴。吴下:今江苏苏州。阁:通“搁”,撂下。春纤:纤白如葱的手指。天涯我是飘零惯,任飞花无定,相送人行。见说兰舟,明朝也泊长亭。门前记取垂杨树,只藏他、三两秋莺。一程程,愁水愁风,不要人听。
飞花:此指杨花。 -
这首诗在描述一种离别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回忆的眷恋和不舍之情。暗水通潮和痴云阁雨都是表示天气阴沉的词语,微阴不散重城则表达了离别时心情的沉重和迟滞。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则是用荷花凋谢来比喻离别的伤感。 清歌欲遏行云住,露春纤、并坐调笙描绘了诗人想要停留在美好回忆中的渴望,莫多情,第一难忘,席上轻盈则表现了在离别时如何保持优雅从容。 第二节诗句中,“天涯我是飘零惯,任飞花无定,相送人行”表达了作者一种漂泊不定的心态。见说兰舟,明朝也泊长亭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的期待,门前记取垂杨树,只藏他、三两秋莺则表达了对已经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藏和怀念。 最后一句“一程程,愁水愁风,不要人听”则再次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不安。
- 背诵
-
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诗意赏析
这首诗在描述一种离别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回忆的眷恋和不舍之情。暗水通潮和痴云阁雨都是表示天气阴沉的词语,微阴不散重…展开这首诗在描述一种离别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回忆的眷恋和不舍之情。暗水通潮和痴云阁雨都是表示天气阴沉的词语,微阴不散重城则表达了离别时心情的沉重和迟滞。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则是用荷花凋谢来比喻离别的伤感。 清歌欲遏行云住,露春纤、并坐调笙描绘了诗人想要停留在美好回忆中的渴望,莫多情,第一难忘,席上轻盈则表现了在离别时如何保持优雅从容。 第二节诗句中,“天涯我是飘零惯,任飞花无定,相送人行”表达了作者一种漂泊不定的心态。见说兰舟,明朝也泊长亭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的期待,门前记取垂杨树,只藏他、三两秋莺则表达了对已经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藏和怀念。 最后一句“一程程,愁水愁风,不要人听”则再次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不安。折叠 -
郭麐
郭麐(lín )(1767~1831)字祥伯,号频伽,因右眉全白,又号白眉生、郭白眉 ,一号邃庵居士、苎萝长者。江苏吴江人。著作主要有《灵芬馆诗集》(《初集》四卷,《二集》十卷,《三集》四卷,《四集》十二卷,《续集》八卷,《杂著》二卷,《杂著续编》四卷)、《江行日记》一卷、《唐文粹补遗》二十六卷,以及《蘅梦词》、《浮眉楼词》、《忏余绮语》各二卷等。…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149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