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苦风尘

出自唐朝王昌龄的《从军行二首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
平沙万里馀,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
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
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
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
惟闻汉使还,独向刀环泣。
从军行二首拼音解读
xiàng lín huāng
shuò fēng zhěn guī
píng shā wàn
fēi niǎo xiǔ 宿 chù
liè zhǎng yuán
piān piān bàng
biān shēng yáo bái cǎo
hǎi shēng huáng
bǎi zhàn fēng chén
shí nián shuāng
suī tóu dìng yuǎn
wèi zuò jiāng jūn shù
zǎo zhī háng nán
huǐ zhāng
qiū cǎo qīng
jiǎo gōng chí xián
wéi lóng chéng zhàn
zhèng zhí bīng
jūn héng huāng
zhàn hān jiāng
zhǎng fēng jīn dòng
bái tiě shī 湿
chóu biān shēng
nán tíng shí zhù
duàn péng zhuǎn
hán yàn fēi xiàng
wàn yún shā zhǎng
píng yuán bīng xiàn
wéi wén hàn shǐ 使 hái
xiàng dāo hu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

平沙万里馀,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

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

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

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

惟闻汉使还,独向刀环泣。

向夕临大荒,朔(shuò)风轸(zhěn)归虑。
大荒:指极其偏远荒僻的地方。朔风:北风。轸归虑:意为归家的思虑使人心痛。轸:痛。

朔沙万里馀,飞鸟宿何处。

虏(lǔ)骑猎长原,翩(piān)翩傍河去。
虏骑:指塞北匈奴骑兵,此处指突厥等少数民族骑兵。翩翩:形容马骑轻疾的样子。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边声:边地所特有的声响。海气:指湖泊上的雾气。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定远:指定远侯班超。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行路难: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
角弓:指用兽角装饰的硬弓。持弦:张弦。

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龙城: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在今蒙古国境内。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

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金鼓:分别指钲和鼓,是古时军中用于号令的两种乐器。

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
南庭:指南匈奴单于的住处。

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蓬: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万里云沙涨,朔原冰霰(xiàn)涩。

惟闻汉使还,独向刀环泣。

这组诗共两首,第一首诗表达了一位投笔从戎多年的老战士因功业志向难酬而产生的一时懊悔之情。前八句主要写傍晚边塞的荒凉景象,写得情景交融,凄凉孤寂。最后,诗人借用典故,抒发了功业难成,歧路彷徨的矛盾心情。“悔”虽是一时激愤之语,但细细体味,亦在情理之中,传达出更多的辛酸与无奈。

第二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边塞征战中的思归之苦。诗人用凝重的色彩描绘了战争的惨烈与悲壮及边塞萧索荒凉的风光景物,在景物描写中寄寓了长年戍边征战的将士们的思乡情结,写得苍劲旷远,意蕴深长。语言的锤炼,更是炉火纯青,在一系列极意铺陈之后于篇末点出戍卒的思归之情,读来更为撕心裂肺,凄怆感人。

背诵

相关翻译

从军行二首注释

⑴大荒:指极其偏远荒僻的地方。⑵朔风:北风。轸归虑:意为归家的思虑使人心痛。轸:痛。⑶虏骑:指塞北匈奴骑兵,此处指突厥等少数民族骑兵。⑷翩翩:形容马骑轻疾的样子。⑸边声:边地所特有…展开
⑴大荒:指极其偏远荒僻的地方。⑵朔风:北风。轸归虑:意为归家的思虑使人心痛。轸:痛。⑶虏骑:指塞北匈奴骑兵,此处指突厥等少数民族骑兵。⑷翩翩:形容马骑轻疾的样子。⑸边声:边地所特有的声响。⑹海气:指湖泊上的雾气。⑺定远:指定远侯班超。⑻行路难: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⑼角弓:指用兽角装饰的硬弓。持弦:张弦。⑽龙城: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在今蒙古国境内。⑾金鼓:分别指钲和鼓,是古时军中用于号令的两种乐器。⑿南庭:指南匈奴单于的住处。⒀蓬: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折叠

相关赏析

从军行二首鉴赏

这组诗共两首,第一首诗表达了一位投笔从戎多年的老战士因功业志向难酬而产生的一时懊悔之情。前八句主要写傍晚边塞的荒凉景象,写得情景交融,凄凉孤寂。最后,诗人借用典故,抒发了功业难成,…展开

  这组诗共两首,第一首诗表达了一位投笔从戎多年的老战士因功业志向难酬而产生的一时懊悔之情。前八句主要写傍晚边塞的荒凉景象,写得情景交融,凄凉孤寂。最后,诗人借用典故,抒发了功业难成,歧路彷徨的矛盾心情。“悔”虽是一时激愤之语,但细细体味,亦在情理之中,传达出更多的辛酸与无奈。

  第二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边塞征战中的思归之苦。诗人用凝重的色彩描绘了战争的惨烈与悲壮及边塞萧索荒凉的风光景物,在景物描写中寄寓了长年戍边征战的将士们的思乡情结,写得苍劲旷远,意蕴深长。语言的锤炼,更是炉火纯青,在一系列极意铺陈之后于篇末点出戍卒的思归之情,读来更为撕心裂肺,凄怆感人。

折叠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为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734)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故世称王江宁。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是一代七绝圣手。其诗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1289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