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庾肩吾入道馆诗

作者:周弘正      朝代:南北朝
和庾肩吾入道馆诗原文
石桥有旧路,灵室俨众仙。菊潭溜馀水,丹灶起残烟。
桃花经作实,海水屡成田。逆愁归旧里,追问斧柯年。
和庾肩吾入道馆诗拼音解读
shí qiáo yǒu jiù
líng shì yǎn zhòng xiān
tán liū shuǐ
dān zào cán yān
táo huā jīng zuò shí
hǎi shuǐ chéng tián
chóu guī jiù
zhuī wèn ni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境和神话色彩的环境。其中,石桥、灵室、菊潭、丹灶、海水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物,寓意着祥和、神秘和浪漫。 第一句“石桥有旧路,灵室俨众仙”指的是一个古老的道路,连接着神仙们居住的灵室,这里充满了神秘和祥和。 第二句“菊潭溜馀水,丹灶起残烟”描述了一个清幽的池塘,池塘边上有一座红色的灶台,从上面升起了一些淡淡的烟雾。 第三句“桃花经作实,海水屡成田”表达了自然界的神奇之处。桃花开花结果,海水则可以变成农田。这个场景象征着生命力的强大和自然的神秘。 最后一句“逆愁归旧里,追问斧柯年”表现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向往。他回到故乡,思考年少时的斧柯岁月,感叹时光匆匆,让人不禁追问岁月的流逝。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和庾肩吾入道馆诗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境和神话色彩的环境。其中,石桥、灵室、菊潭、丹灶、海水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物,寓意着祥和、神…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境和神话色彩的环境。其中,石桥、灵室、菊潭、丹灶、海水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物,寓意着祥和、神秘和浪漫。 第一句“石桥有旧路,灵室俨众仙”指的是一个古老的道路,连接着神仙们居住的灵室,这里充满了神秘和祥和。 第二句“菊潭溜馀水,丹灶起残烟”描述了一个清幽的池塘,池塘边上有一座红色的灶台,从上面升起了一些淡淡的烟雾。 第三句“桃花经作实,海水屡成田”表达了自然界的神奇之处。桃花开花结果,海水则可以变成农田。这个场景象征着生命力的强大和自然的神秘。 最后一句“逆愁归旧里,追问斧柯年”表现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向往。他回到故乡,思考年少时的斧柯岁月,感叹时光匆匆,让人不禁追问岁月的流逝。折叠

作者介绍

周弘正 周弘正 (496—574)南朝陈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县东南)人,字思行。周颙孙。年十岁,通《老子》、《周易》,十五补国子生。起家梁太学博士。累迁国子博士,于士林馆讲授,听者倾朝野。博学,善谈玄及占候,兼明释典,当世名僧亦多请质疑滞。侯景占建康,附景为太常,掌礼仪。后投元帝,授黄门侍郎,迁左户尚书,加散骑常侍,校雠秘府图籍。入陈,累迁侍中、尚书右仆射。侍东宫…详情

和庾肩吾入道馆诗原文,和庾肩吾入道馆诗翻译,和庾肩吾入道馆诗赏析,和庾肩吾入道馆诗阅读答案,出自周弘正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812460.html

诗词类别

周弘正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