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臣再以墨来
- 孙郎文史外,所好墨而已。龟玉藏椟中,涓辰乃开视。
未尝轻示人,每戒卞和耻。谓予心事同,分惠真可喜。
磨去五之一,馀者恰盈咫。印弄棱角刓,前言戏之耳。
苍头忽踵门,喘汗殊不止。恍疑皂囊药,无因至于此。
亟取启缄封,入眼胜双鲤。其长应天数,其光动晴晷。
当暑尚挟纩,岂但什袭比。且云此不刓,品色尤更美。
始知雅意来,要以补前毁。想初闻语时,废书频拊髀。
兵法善致人,所致必如指。一朝下两城,曾不费一矢。
坐令鼎足心,成辙乱旗靡。堂堂莫我过,势若建瓴水。
墨果多乎哉,一一是孤垒。齐城七十二,受降从此始。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文化人孙郎,他非常喜欢书法和收藏。他收藏的物品中有一种叫做“龟玉”的宝石,他一直没有轻易展示给别人看,因为他知道那些不懂得欣赏的人会让他感到惭愧。但是当他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时,他非常乐意分享自己的珍藏。 在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孙郎拿出他的“龟玉”让别人观赏的情景。他用刀子把“龟玉”上的一部分磨掉,然后将印章印在上面,并且开玩笑说对于他来说只磨去了五分之一,而剩下的已经足够珍贵了。这个场景的描写十分生动,一位邻居突然进来找他,气喘吁吁地汗流浃背,好像匆匆忙忙拿着药囊来找孙郎一样。最后,孙郎取出他的“龟玉”,让来访者欣赏。他们被这块美丽的宝石所迷住,并且都认同孙郎的精神风范和文化品味。诗中也描写了孙郎是一个懂得用兵之道的人,他不费一箭却能攻下两座城池。整首诗流畅优美,富有意境和情感。
- 背诵
-
梦臣再以墨来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文化人孙郎,他非常喜欢书法和收藏。他收藏的物品中有一种叫做“龟玉”的宝石,他一直没有轻易展示给别人看,因…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文化人孙郎,他非常喜欢书法和收藏。他收藏的物品中有一种叫做“龟玉”的宝石,他一直没有轻易展示给别人看,因为他知道那些不懂得欣赏的人会让他感到惭愧。但是当他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时,他非常乐意分享自己的珍藏。 在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孙郎拿出他的“龟玉”让别人观赏的情景。他用刀子把“龟玉”上的一部分磨掉,然后将印章印在上面,并且开玩笑说对于他来说只磨去了五分之一,而剩下的已经足够珍贵了。这个场景的描写十分生动,一位邻居突然进来找他,气喘吁吁地汗流浃背,好像匆匆忙忙拿着药囊来找孙郎一样。最后,孙郎取出他的“龟玉”,让来访者欣赏。他们被这块美丽的宝石所迷住,并且都认同孙郎的精神风范和文化品味。诗中也描写了孙郎是一个懂得用兵之道的人,他不费一箭却能攻下两座城池。整首诗流畅优美,富有意境和情感。折叠 -
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梦臣再以墨来原文,梦臣再以墨来翻译,梦臣再以墨来赏析,梦臣再以墨来阅读答案,出自邹浩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810477.html
诗词类别
邹浩的诗词
- 《与仲孺文仲述之作诗送仲弓赴籍田以之子于征为韵分得子字》
- 《梦立求轩名以其面莲池十许顷名之曰妙喜轩》
- 《渡汶河》
- 《送周茂宗学正赴省试》
- 《送崔子厚朝散倅安州》
- 《和仲孺前韵约赏展江海棠及简仲弓述之 其一》
- 《月下怀同盟 其五》
- 《入湖南界 其四》
- 《入湖南界 其一》
- 《冰韵端夫闻江北水磨》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