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

作者:李珣      朝代:五代
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原文
红藕花香到槛频,可堪闲忆似花人,旧欢如梦绝音尘。
翠叠画屏山隐隐,冷铺文簟水潾潾,断魂何处一蝉新?
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拼音解读
hóng ǒu huā xiāng dào kǎn pín
kān xián huā rén
jiù huān mèng jué yīn chén
cuì dié huà píng shān yǐn yǐn
lěng wén diàn shuǐ lín lín
duàn hún chù chán xī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红藕花香到槛(jiàn)频,可堪闲忆似花人,旧欢如梦绝音尘。
一阵阵爽风吹过亭栏,频频飘来红莲的香馨,叫我如何忍受悠悠的思念,我又想起那如花的佳人。旧日的欢情好似一场梦幻,此时的她早已杳无音信。

翠叠画屏山隐隐,冷铺文簟(diàn)水潾潾,断魂何处一蝉新?
画屏上那重峦叠翠的山景,在我眼中模糊成团团绿云,清冷的竹席上,水一样的花纹漂动着宛如波光磷磷。不知何处骤响一阵蝉鸣,可是要召回我飘断的思魂?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全唐诗(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79
2、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709-710
3、 陈如江.花间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214-215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全唐诗(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79
,
2、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709-710
,
3、 陈如江.花间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214-215

红藕花香到槛(jiàn)频,可堪闲忆似花人,旧欢如梦绝音尘。
红藕:红莲的别称。槛:栏杆,这里指亭栏。似花人:与荷花一样艳丽的美人。绝音尘:断绝了音信。

翠叠画屏山隐隐,冷铺文簟(diàn)水潾潾,断魂何处一蝉新?
“翠叠”句:画屏上翠山重叠,隐约可见。“冷铺”句:铺上冰凉的簟席,簟纹如水波潾潾。文,同“纹”。簟,竹席。一蝉新:突然响起一声蝉鸣。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全唐诗(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79
2、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709-710
3、 陈如江.花间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214-215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全唐诗(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79
,
2、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709-710
,
3、 陈如江.花间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214-215
红藕花香到槛频,可堪闲忆似花人,旧欢如梦绝音尘。
翠叠画屏山隐隐,冷铺文簟水潾潾,断魂何处一蝉新?

  李珣的这首词是写男子对女子的想念,写得清奇流丽,与花间词秾艳香软的基本风格很有些不同。从横向看,倒是与南唐词风颇为接近。

  李珣的这首词,与他的另一首《浣溪沙·访旧伤离欲断魂》取的是同题材,不过时间稍有先后。从两词所用韵脚来看,五韵中有三韵相重,估计写作日期也不会相距太远。从内容来看,另一首写的是春天,寻“旧欢”不着,颇觉意外,所以情绪起伏较大。而这一首则写夏秋之际,已是痛定思痛,因此意蕴也就较前首更为婉约深沉。

  此词上片首句用的是传统的比兴手法。荷花发出阵阵幽香,不时地飘进廊槛上来。第二句即点出主题,由花香引发愁思,在百无聊赖中实在不堪回忆所爱之人。由于上句已经写明荷花,就使下句的“似花人”变得很具体。第三句进一步说明不堪回忆往事的缘由。旧欢已成梦幻,“她”也不会再来了。这就把词人的绝望心情和盘托出,足以引起读者的同情与共鸣。

  此词下片写得很成功,历来为人所激赏。第一句写屏风,其上远山含翠,隐约多姿;第二句写竹席,其上竹枝如波纹,十分清澈,给人带来一丝凉意。这两句虽然写的都是眼前景物,但用山水来象征词人与意中人的分离,是十分妥帖的。这两句在艺术上的确堪称杰构。首先,对仗十分工巧,又具有鲜明的词的特色,绝不混同于一般的律诗。其次,“冷铺文簟水潾潾”,比喻新奇,内涵丰富,既有季节特点,又有人的感受,写得十分出色。尤为难得的是,在连续两个佳句之后,并无“才尽”之感,最后一句竟又翻出新意:伤心的思绪在空中飘荡,突然听到一声蝉鸣。蝉鸣,既使作者回到了现实,又提供了很多的想象余地。“断魂”二字,通过“一蝉新”告诉人们,无穷无尽的悲哀正在等待着词人。

  李珣《浣溪沙》共四首,笔触清丽,情深意切,正如《栩庄漫记》所说:“其词温厚而不儇薄。”

参考资料:

1、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9-71
2、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19-22
参考资料:
1、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709-710
,
2、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19-220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着一个人在闲暇之余回忆往事的心情。他闻到了红藕花的香气,引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他觉得自己像一朵花一样,被放逐…展开
这首诗词描述着一个人在闲暇之余回忆往事的心情。他闻到了红藕花的香气,引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他觉得自己像一朵花一样,被放逐在世界上,而过去的欢乐已经成为了如梦般的幻影,淡化为尘土。在他孤独的环境中,他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山峦和水都让他感到清新。然而他的心灵已经被某些事情所分裂,无法舒展。他苦苦思考着自己的处境,不知道这段时间会有什么变化,或者他是否能够重新找到自己的快乐。折叠

作者介绍

李珣 李珣 李珣,字李德润,约896年前后在世,五代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人。前蜀秀才,词风比较冲淡,以小词为后主所赏,著有《琼瑶集》,今已佚。…详情

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原文,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翻译,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赏析,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阅读答案,出自李珣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809349.html

诗词类别

李珣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