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座主閒閒公命作 其一

作者:元好问      朝代:金朝
野菊,座主閒閒公命作 其一原文
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班班也自圆。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疏烟。
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
野菊,座主閒閒公命作 其一拼音解读
chái sāng rén qiān nián
bān bān yuán
gòng ài xiān míng zhào qiū
zhēng jiāo láng jiè shū yān
huāng duàn lǒng xīn shuāng hòu
shòu dié hán jiāng wǎn jǐng qián
zhī kǒng chūn cóng xiào chí
shī duān wéi yōu y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慨和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第一句“柴桑人去已千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柴桑人已经逝去了千年,这里可以理解为对历史和先辈的敬仰和追思。接着,“细菊班班也自圆”则描绘了细菊在秋天时盛开的景象,给人以美好、圆满的感觉。这里可以理解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接下来的“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疏烟”一句中,“鲜明”、“秋色”等词汇营造出极其美好的景象,强调了人们都喜欢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生活,而“狼藉”、“疏烟”则暗示着破坏和消逝,因此可以理解为对于美好环境的呼吁和警醒。 最后两句“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忧虑,担心时间过得太快,错过了美好的时光,同时又表达了对于诗歌的热爱和追求,希望以此来留住美好的回忆。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野菊,座主閒閒公命作 其一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慨和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第一句“柴桑人去已千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柴桑人已经逝去了千年,这里…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慨和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第一句“柴桑人去已千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柴桑人已经逝去了千年,这里可以理解为对历史和先辈的敬仰和追思。接着,“细菊班班也自圆”则描绘了细菊在秋天时盛开的景象,给人以美好、圆满的感觉。这里可以理解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接下来的“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疏烟”一句中,“鲜明”、“秋色”等词汇营造出极其美好的景象,强调了人们都喜欢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生活,而“狼藉”、“疏烟”则暗示着破坏和消逝,因此可以理解为对于美好环境的呼吁和警醒。 最后两句“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忧虑,担心时间过得太快,错过了美好的时光,同时又表达了对于诗歌的热爱和追求,希望以此来留住美好的回忆。折叠

作者介绍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详情

野菊,座主閒閒公命作 其一原文,野菊,座主閒閒公命作 其一翻译,野菊,座主閒閒公命作 其一赏析,野菊,座主閒閒公命作 其一阅读答案,出自元好问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807784.html

诗词类别

元好问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