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乐辞 其七

作者:王融      朝代:南北朝
法乐辞 其七原文
明心弘十力,寂虑安四禅。青禽承逸轨,文骊镜重川。
鹫严标远胜,鹿野究清玄。不有希世宝,何以导濛泉。
法乐辞 其七拼音解读
míng xīn hóng shí
ān chán
qīng qín chéng guǐ
wén jìng zhòng chuān
jiù yán biāo yuǎn shèng
鹿 jiū qīng xuán
yǒu shì bǎo
dǎo méng qu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含义可能与佛教相关。它强调了修行者的内心力量和平静的状态,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明心弘十力"可以解释为使内心清晰并发挥全部潜力。"寂虑安四禅"表明通过冥想实现内心的平静和专注,达到四种禅定的状态。"青禽承逸轨,文骊镜重川"描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意味着修行者通过观察这些景象能够感受到宇宙间的秩序和美好。"鹫严标远胜,鹿野究清玄"则指出在修行道路上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以及探索和理解更深层次的真理。最后一句话"不有希世宝,何以导濛泉"暗示了修行者必须拥有特殊的知识和技能来引领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法乐辞 其七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含义可能与佛教相关。它强调了修行者的内心力量和平静的状态,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明心弘十力"可以解释为使内心…展开
这首诗的含义可能与佛教相关。它强调了修行者的内心力量和平静的状态,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明心弘十力"可以解释为使内心清晰并发挥全部潜力。"寂虑安四禅"表明通过冥想实现内心的平静和专注,达到四种禅定的状态。"青禽承逸轨,文骊镜重川"描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意味着修行者通过观察这些景象能够感受到宇宙间的秩序和美好。"鹫严标远胜,鹿野究清玄"则指出在修行道路上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以及探索和理解更深层次的真理。最后一句话"不有希世宝,何以导濛泉"暗示了修行者必须拥有特殊的知识和技能来引领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折叠

作者介绍

王融 王融 王融(467-493)字元长,南朝齐文学家。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王僧达之孙。王俭从侄。少年聪慧,博涉有文才,年少时即举秀才,入竟陵王萧子良幕,极受赏识。累迁太子舍人。齐武帝时,王融曾上书求自试,后迁至秘书丞,官至中书郎。永明九年(公元491年),武帝在芳林园禊宴群臣,并命各人赋诗,时王融作《曲水诗序》,文藻富丽,当世称誉。又因融有才辩,齐武帝永明十一年(…详情

法乐辞 其七原文,法乐辞 其七翻译,法乐辞 其七赏析,法乐辞 其七阅读答案,出自王融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85509.html

诗词类别

王融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