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碧山寺塔

作者:章孝标      朝代:唐朝
题碧山寺塔原文
六时佛火明珠缀,午后茶烟出翠微。萦砌乳泉梳石发,滴松银露洗墙衣。
题碧山寺塔拼音解读
liù shí huǒ míng zhū zhuì
hòu chá yān chū cuì wēi
yíng quán shū shí
sōng yín qi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僧院或寺庙的景象。六时佛火指的是六个时段中的每个时段都有一次燃起的香灯,象征着佛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明珠则是指璀璨的灯光。午后茶烟出翠微,描述了一个安静而优美的下午,人们在品尝茶叶时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景,垂柳成荫,微风细雨,清新怡人。萦砌乳泉梳石发,是形容水源从墙壁上流淌而来的美丽景色,滴松银露洗墙衣,则形容松树上的露珠洗净了墙壁。整首诗以描绘僧院的景致为主题,表达了一种平和、宁静、清雅的感觉。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题碧山寺塔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僧院或寺庙的景象。六时佛火指的是六个时段中的每个时段都有一次燃起的香灯,象征着佛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明珠则…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僧院或寺庙的景象。六时佛火指的是六个时段中的每个时段都有一次燃起的香灯,象征着佛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明珠则是指璀璨的灯光。午后茶烟出翠微,描述了一个安静而优美的下午,人们在品尝茶叶时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景,垂柳成荫,微风细雨,清新怡人。萦砌乳泉梳石发,是形容水源从墙壁上流淌而来的美丽景色,滴松银露洗墙衣,则形容松树上的露珠洗净了墙壁。整首诗以描绘僧院的景致为主题,表达了一种平和、宁静、清雅的感觉。折叠

作者介绍

章孝标 章孝标   章孝标(791—873年),唐朝诗人,字道正,章八元之子,诗人章碣之父。李绅镇守扬州时,于宴集上,以“春雪”命题赋诗。章孝标下笔立就:“六出飞花处处飘,粘窗著砌上寒条,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销。”满座皆惊服。元和十四年(819年)中进士,由长安南归,先寄友人一书,其中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踌躇满志之状跃然纸上。适为李绅所见,作诗…详情

题碧山寺塔原文,题碧山寺塔翻译,题碧山寺塔赏析,题碧山寺塔阅读答案,出自章孝标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83576.html

诗词类别

章孝标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