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万菴十章·金丹

作者:白玉蟾      朝代:宋朝
呈万菴十章·金丹原文
佛与众生共一家,一毫头上现河沙。
九还七返鱼游网,四谛三空兔入罝。
混洗何年曾结子,虚空昨夜复生花。
阿谁鼎内寻丹药,枯木岩前月影斜。
呈万菴十章·金丹拼音解读
zhòng shēng gòng jiā
háo tóu shàng xiàn shā
jiǔ hái fǎn yóu wǎng
sān kōng
hún nián céng jié
kōng zuó shēng huā
ā shuí dǐng nèi xún dān yào
yán qián yuè yǐng xié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此诗为佛教题材,表达了一些佛教的思想。 首句“佛与众生共一家”,表明佛陀与众生本质相同,没有区别,是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即使在禅定修行中也不应该追求超越或者脱离众生。 第二句“一毫头上现河沙”,表示佛教的觉悟境界,意味着一丝头发上都能显现无尽的河沙,也就是说佛陀的智慧超然于常人之上。 第三句“九还七返鱼游网,四谛三空兔入罝”,用佛教词汇表述了轮回的概念,九还七返表示因果循环的无限重复,鱼游网、兔入罝则比喻众生被烦恼所困扰。 第四句“混洗何年曾结子,虚空昨夜复生花”,暗喻了生命的轮回和归空之理。其中混洗指的是五蕴无常的变化,结子则是指有始有终的法则。虚空复生花则是表达归空的思想。 最后一句“阿谁鼎内寻丹药,枯木岩前月影斜”,是描写修行者的境遇。阿谁鼎内寻丹药指的是求道者对禅定境界的渴望,枯木岩前月影斜则是用景物来暗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呈万菴十章·金丹诗意赏析

此诗为佛教题材,表达了一些佛教的思想。 首句“佛与众生共一家”,表明佛陀与众生本质相同,没有区别,是互相关联、互相依存…展开
此诗为佛教题材,表达了一些佛教的思想。 首句“佛与众生共一家”,表明佛陀与众生本质相同,没有区别,是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即使在禅定修行中也不应该追求超越或者脱离众生。 第二句“一毫头上现河沙”,表示佛教的觉悟境界,意味着一丝头发上都能显现无尽的河沙,也就是说佛陀的智慧超然于常人之上。 第三句“九还七返鱼游网,四谛三空兔入罝”,用佛教词汇表述了轮回的概念,九还七返表示因果循环的无限重复,鱼游网、兔入罝则比喻众生被烦恼所困扰。 第四句“混洗何年曾结子,虚空昨夜复生花”,暗喻了生命的轮回和归空之理。其中混洗指的是五蕴无常的变化,结子则是指有始有终的法则。虚空复生花则是表达归空的思想。 最后一句“阿谁鼎内寻丹药,枯木岩前月影斜”,是描写修行者的境遇。阿谁鼎内寻丹药指的是求道者对禅定境界的渴望,枯木岩前月影斜则是用景物来暗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折叠

作者介绍

呈万菴十章·金丹原文,呈万菴十章·金丹翻译,呈万菴十章·金丹赏析,呈万菴十章·金丹阅读答案,出自白玉蟾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80106.html

诗词类别

白玉蟾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