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君玉

作者:陈师道      朝代:宋朝
寄君玉原文
不见紫霄翁,侵寻鬓已蓬。
倦游乡域异,归梦夙宵同。
爱酒贫应甚,吟诗老更工。
清时公道在,未足叹途穷。
寄君玉拼音解读
jiàn xiāo wēng
qīn xún bìn péng
juàn yóu xiāng
guī mèng xiāo tóng
ài jiǔ pín yīng shèn
yín shī lǎo gèng gōng
qīng shí gōng dào zài
wèi tàn qió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述一个老人的身世和心境,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清廉公正的追求。 首先,诗中的“紫霄翁”指的是一位年迈的隐士,他已经不知所踪。而“侵寻鬓已蓬”则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形象,意思是诗人的发髻已然蓬松,垂下来遮住了眼角,显示诗人已经年老。 其次,诗人叹息自己游历过的乡村景色与归家后在夜里产生的梦境相异。在长期的游历中,他逐渐厌倦了这种生活,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中。然而,即使在安静的夜晚,他的梦境也无法满足他真正的内心需求。 第三,诗人自谦自己贫穷并才华不济,但他仍然喜欢酗酒并坚持写诗,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尽管他的才华有限,但他对艺术的热爱不会因此减少。 最后,诗人让人们惋惜地认识到理想主义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现。然而,他仍然相信公正和正直的力量,并认为这种品质是值得追求的。虽然他曾经感到困境重重,但他并不因此失去信心和希望,还要继续前进。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寄君玉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一个老人的身世和心境,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清廉公正的追求。 首先,诗中的“紫霄翁”指的是一位年迈的隐士…展开
这首诗是描述一个老人的身世和心境,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清廉公正的追求。 首先,诗中的“紫霄翁”指的是一位年迈的隐士,他已经不知所踪。而“侵寻鬓已蓬”则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形象,意思是诗人的发髻已然蓬松,垂下来遮住了眼角,显示诗人已经年老。 其次,诗人叹息自己游历过的乡村景色与归家后在夜里产生的梦境相异。在长期的游历中,他逐渐厌倦了这种生活,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中。然而,即使在安静的夜晚,他的梦境也无法满足他真正的内心需求。 第三,诗人自谦自己贫穷并才华不济,但他仍然喜欢酗酒并坚持写诗,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尽管他的才华有限,但他对艺术的热爱不会因此减少。 最后,诗人让人们惋惜地认识到理想主义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现。然而,他仍然相信公正和正直的力量,并认为这种品质是值得追求的。虽然他曾经感到困境重重,但他并不因此失去信心和希望,还要继续前进。折叠

作者介绍

陈师道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详情

寄君玉原文,寄君玉翻译,寄君玉赏析,寄君玉阅读答案,出自陈师道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64604.html

诗词类别

陈师道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