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上人以诗相别复和之

作者:葛立方      朝代:宋朝
具上人以诗相别复和之原文
钵囊已解何山夏,千顷堂前又饱参。仙里未须求七七,禅中聊共说三三。
远师今日宜同社,弥勒它年可共龛。不见生公讲经处,至今花雨落毵毵。
具上人以诗相别复和之拼音解读
náng jiě shān xià
qiān qǐng táng qián yòu bǎo cān
xiān wèi qiú
chán zhōng liáo gòng shuō sān sān
yuǎn shī jīn tóng shè
nián gòng kān
jiàn shēng gōng jiǎng jīng chù
zhì jīn huā luò sān s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热爱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钵囊已解”,意味着诗人已经成为出家人,摆脱了俗世的束缚;而“何山夏”、“千顷堂前”、“仙里”和“禅中”则是禅修场所的代称。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与朋友共同禅修、聊天的美好时光,以及对未来与弥勒佛一同在寺庙内供奉的期盼。最后,诗人留恋于过去曾经听生公讲经的地方,感叹花雨依然落下。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佛教文化和禅修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具上人以诗相别复和之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热爱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钵囊已解”,意味着诗人已经成为出家人,摆脱了俗世的束缚;而“何…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热爱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钵囊已解”,意味着诗人已经成为出家人,摆脱了俗世的束缚;而“何山夏”、“千顷堂前”、“仙里”和“禅中”则是禅修场所的代称。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与朋友共同禅修、聊天的美好时光,以及对未来与弥勒佛一同在寺庙内供奉的期盼。最后,诗人留恋于过去曾经听生公讲经的地方,感叹花雨依然落下。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佛教文化和禅修生活的向往和珍视。折叠

作者介绍

葛立方 葛立方 葛立方(?-1164)字常之,江阴(今属江苏)人,随父徙居吴兴。绍兴八年(1138)进士。历任左奉议郎、太常博士,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为考功员外郎兼中书舍人。累官至吏部员外郎、左司郎中、权吏部侍郎,出知袁州。隆兴元年(1163),命知宣州。隆兴二年卒。《宋史》附《葛宫传》。事迹另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清人缪荃孙撰有《葛立方传》刊于《归愚集》卷末。著有…详情

具上人以诗相别复和之原文,具上人以诗相别复和之翻译,具上人以诗相别复和之赏析,具上人以诗相别复和之阅读答案,出自葛立方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58080.html

诗词类别

葛立方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