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崔国博西亭喜雨

作者:韩琦      朝代:宋朝
次韵和崔国博西亭喜雨原文
暑雨滂然仅作霖,连宵殊未扩阴森。全祛下土将焚患,尽识高穹不忍心。
斗厌埃氛开众目,了无烦热自吾襟。当轩倍胜松风过,何必清音一弄琴。
次韵和崔国博西亭喜雨拼音解读
shǔ pāng rán jǐn zuò lín
lián xiāo shū wèi kuò yīn sēn
quán xià jiāng fén huàn
jìn shí gāo qióng rěn xīn
dòu yàn āi fēn kāi zhòng
le fán jīn
dāng xuān bèi shèng sōng fēng guò
qīng yīn nòng qí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使用了暑雨的形象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思考。暑雨虽然下了很多,但却没有带来太多的清凉,反而在连续不断的降雨中让人感到更加闷热和压抑。 作者在诗中提到了祛除下土、焚烧患疫等事情,表现出他对于社会百姓的关注和爱护之情。同时,他也觉察到了空气中的灰尘和污染物,对此感到艰难和无奈。 最后,作者通过对于自身的调适和情感的发泄,表达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烦扰之外的宁静境界。他通过享受松风的清凉和自己内心的宁静,认为弹琴已经是不必要的了。整首诗所表现的情感是一种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将个人体验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深刻洞见。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次韵和崔国博西亭喜雨诗意赏析

这首诗使用了暑雨的形象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思考。暑雨虽然下了很多,但却没有带来太多的清凉,反而在连续不断的降雨中让人感…展开
这首诗使用了暑雨的形象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思考。暑雨虽然下了很多,但却没有带来太多的清凉,反而在连续不断的降雨中让人感到更加闷热和压抑。 作者在诗中提到了祛除下土、焚烧患疫等事情,表现出他对于社会百姓的关注和爱护之情。同时,他也觉察到了空气中的灰尘和污染物,对此感到艰难和无奈。 最后,作者通过对于自身的调适和情感的发泄,表达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烦扰之外的宁静境界。他通过享受松风的清凉和自己内心的宁静,认为弹琴已经是不必要的了。整首诗所表现的情感是一种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将个人体验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深刻洞见。折叠

作者介绍

韩琦 韩琦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详情

次韵和崔国博西亭喜雨原文,次韵和崔国博西亭喜雨翻译,次韵和崔国博西亭喜雨赏析,次韵和崔国博西亭喜雨阅读答案,出自韩琦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55924.html

诗词类别

韩琦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