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立道二首 其一
- 刘郎有酒君当倾,安用新诗鸣不平。黄粱未叹转头熟,朱弦却喜知音明。
古来去国例憔悴,伊余尚得佳山水。谢公行处欲千年,拟傍苍崖寻屐齿。
扬帆今向古长干,渡口遥知侬戏官。此行相伴只明月,到时破璧应团栾。
羹莼饭稻江南俗,剩鲙银丝炊白玉。人间堕甑万事休,卧看双溪千顷绿。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的诗歌,描述了诗人刘郎和他的朋友倾酒言欢、吟咏诗歌、赏景游玩的场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世事沧桑、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于自然美好景色的赞叹。 首先,诗人提到刘郎有酒要一起畅饮,同时也呼吁他写新诗来宣泄不满。接着,诗人提到黄粱米还没吃完就觉得熟了,而弦音却喜欢知音明白。这里用象征手法来揭示人们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而忽略内在的价值。 接着,诗人谈及离乡背井的人往往会身心俱疲,而他却仍然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他憧憬着能够在千年后找到一个像谢公一样的诗人,并在苍崖山下寻找屐齿痕迹,领略历史的印记。 之后,诗人展望了未来的旅程,扬帆启航前往长干古道,远方的渡口已经知晓着他们即将到来。在路途中,他们只有明月相伴,但最终还是会到达目的地,打破那不可得的璧,享受到酒宴和美景。 最后,诗人描述了南方的民俗食品,羹莼、饭稻、银丝、白玉等,表现出对于自然美好事物的赞叹。同时也表示,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下,世俗的一切都可以放下,而安心卧看静谧的双溪,感受自然的美好。
- 背诵
-
次韵刘立道二首 其一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的诗歌,描述了诗人刘郎和他的朋友倾酒言欢、吟咏诗歌、赏景游玩的场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世事沧桑、人生短暂…展开这首诗是一首抒情的诗歌,描述了诗人刘郎和他的朋友倾酒言欢、吟咏诗歌、赏景游玩的场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世事沧桑、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于自然美好景色的赞叹。 首先,诗人提到刘郎有酒要一起畅饮,同时也呼吁他写新诗来宣泄不满。接着,诗人提到黄粱米还没吃完就觉得熟了,而弦音却喜欢知音明白。这里用象征手法来揭示人们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而忽略内在的价值。 接着,诗人谈及离乡背井的人往往会身心俱疲,而他却仍然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他憧憬着能够在千年后找到一个像谢公一样的诗人,并在苍崖山下寻找屐齿痕迹,领略历史的印记。 之后,诗人展望了未来的旅程,扬帆启航前往长干古道,远方的渡口已经知晓着他们即将到来。在路途中,他们只有明月相伴,但最终还是会到达目的地,打破那不可得的璧,享受到酒宴和美景。 最后,诗人描述了南方的民俗食品,羹莼、饭稻、银丝、白玉等,表现出对于自然美好事物的赞叹。同时也表示,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下,世俗的一切都可以放下,而安心卧看静谧的双溪,感受自然的美好。折叠 -
汪藻
汪藻(1079─1154)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崇宁进士。高宗时,擢中书舍人,累拜翰林学士。绍兴元年(1131),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八年,升显谟阁学士。历知徽州、宣州,贬居永州。绍兴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六。《宋史》有传。著有《浮溪集》三十六卷、《浮溪文粹》十五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次韵刘立道二首 其一原文,次韵刘立道二首 其一翻译,次韵刘立道二首 其一赏析,次韵刘立道二首 其一阅读答案,出自汪藻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55416.html
诗词类别
汪藻的诗词
- 《次韵刘立道二首 其二》
- 《何郡王挽词二首 其一》
- 《次韵吴明叟集鹤林五首 其四》
- 《浴孙日熊叔雅有诗次其韵二首 其二》
- 《过靖安镇》
- 《致政鲁奉议挽诗二首 其一》
- 《宿东山寺有谢公井存焉》
- 《郑固道累书求寓屋诗走笔封寄》
- 《题贺水部书画五首 其二》
- 《次韵周圣举过苏次元四首 其三》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