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季常约至山中既而不果因以诗寄三首 其二

作者:高明      朝代:元朝
杨季常约至山中既而不果因以诗寄三首 其二原文
天寒木叶下,短景凄其清。幽居有所思,振衣临《黄庭》。
仰观冥鸿飞,竟与浮云迎。怅望不可见,空山暮雨生。
杨季常约至山中既而不果因以诗寄三首 其二拼音解读
tiān hán xià
duǎn jǐng qīng
yōu yǒu suǒ
zhèn lín huáng tíng
yǎng guān míng hóng 鸿 fēi
jìng yún yíng
chàng wàng jiàn
kōng shān shē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现出一种寂静孤独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冬日里树叶凋零、景色清冷的景象。诗人在幽居中默思自省,心中深有所感。他读起《黄庭经》,整装待发,披衣出门,仰望天空,看到一只黑天鹅飞过,与流云相伴,却无法将其真正视觉化。最后,他独立于空山之中,眺望着夜晚的雨带来的沉默,感慨万千。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孤独而渴望自由的内心世界。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杨季常约至山中既而不果因以诗寄三首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现出一种寂静孤独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冬日里树叶凋零、景色清冷的景象。诗人在幽居中默思自省,心中深有所感。他读起《黄…展开
这首诗表现出一种寂静孤独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冬日里树叶凋零、景色清冷的景象。诗人在幽居中默思自省,心中深有所感。他读起《黄庭经》,整装待发,披衣出门,仰望天空,看到一只黑天鹅飞过,与流云相伴,却无法将其真正视觉化。最后,他独立于空山之中,眺望着夜晚的雨带来的沉默,感慨万千。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孤独而渴望自由的内心世界。折叠

作者介绍

高明 高明   高明(约1305~约1371) 元朝戏曲家。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古典名剧《琵琶记》。元朝戏曲作家。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他的长辈、兄弟均能诗擅文。他曾从名儒黄□游,黄为官清廉,并以至孝见称。高明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师影响颇深。明朝万历刻本《琵琶记》插图高明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详情

杨季常约至山中既而不果因以诗寄三首 其二原文,杨季常约至山中既而不果因以诗寄三首 其二翻译,杨季常约至山中既而不果因以诗寄三首 其二赏析,杨季常约至山中既而不果因以诗寄三首 其二阅读答案,出自高明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46008.html

诗词类别

高明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