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

作者:王若虚      朝代:金朝
感怀原文
枉却全家仰此身,书生那是治生人。百忧耿耿填胸臆,强作欢颜慰老亲。
感怀拼音解读
wǎng què quán jiā yǎng shēn
shū shēng shì zhì shēng rén
bǎi yōu gěng gěng tián xiōng
qiáng zuò huān yán wèi lǎo qī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一个书生不得不在家中无所作为,难以为生的状况,他深感内心的焦虑和忧愁,并试图掩饰自己的情绪来安慰他的家人。 第一句"枉却全家仰此身"意味着他尽管在家中奋斗,但却无法负担起家庭的重担,导致家人只能仰赖他,这让他倍感压力和无奈。 第二句"书生那是治生人"表达了他作为一个学者,缺乏实际经验和技能,难以胜任社会上的职业,也难以谋生。 第三句"百忧耿耿填胸臆"则说明了他内心的困扰、焦虑和不安,这些问题似乎无法解决。 最后一句"强作欢颜慰老亲"显示了他们努力保持微笑和乐观的态度,以安慰自己的家人,避免给他们增加负担。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感怀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一个书生不得不在家中无所作为,难以为生的状况,他深感内心的焦虑和忧愁,并试图掩饰自己的情绪来安慰他的家…展开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一个书生不得不在家中无所作为,难以为生的状况,他深感内心的焦虑和忧愁,并试图掩饰自己的情绪来安慰他的家人。 第一句"枉却全家仰此身"意味着他尽管在家中奋斗,但却无法负担起家庭的重担,导致家人只能仰赖他,这让他倍感压力和无奈。 第二句"书生那是治生人"表达了他作为一个学者,缺乏实际经验和技能,难以胜任社会上的职业,也难以谋生。 第三句"百忧耿耿填胸臆"则说明了他内心的困扰、焦虑和不安,这些问题似乎无法解决。 最后一句"强作欢颜慰老亲"显示了他们努力保持微笑和乐观的态度,以安慰自己的家人,避免给他们增加负担。折叠

作者介绍

王若虚 王若虚 (1174—1243)金藁城人,字从之,号慵夫。章宗永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著作佐郎、平凉府判官,累官翰林直学士。金亡北归。论诗文主张辞达理顺,反对险怪雕琢。有《慵夫集》、《滹南遗老集》。…详情

感怀原文,感怀翻译,感怀赏析,感怀阅读答案,出自王若虚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39974.html

诗词类别

王若虚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