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筹堂述怀 其一

作者:李俊民      朝代:金朝
和筹堂述怀 其一原文
长恨周人咏黍离,不期亲到闵周时。一朝小雅废将尽,何处如今更有诗。
和筹堂述怀 其一拼音解读
zhǎng hèn zhōu rén yǒng shǔ
qīn dào mǐn zhōu shí
cháo xiǎo fèi jiāng jìn
chù jīn gèng yǒu sh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写作者感叹周朝文化的衰落,抒发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失落。 首先,“长恨周人咏黍离”表达了作者对于周朝文化传统消逝的遗憾和悲伤之情。其次,“不期亲到闵周时”则是指作者在旅途中意外来到了周室的故都——成周,感到周朝的兴盛曾经让人们赞叹,但现在却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接着,“一朝小雅废将尽”则暗示了周朝文化在某个时刻开始出现衰落,古代乐曲“小雅”(《诗经·小雅》)的演奏者也渐渐减少,未来可能会彻底消失。最后一句“何处如今更有诗”则体现了作者对于时局的担忧和忧虑,认为当下已经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周朝时期的诗歌了。整首诗表达了对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缅怀和思考。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和筹堂述怀 其一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作者感叹周朝文化的衰落,抒发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失落。 首先,“长恨周人咏黍离”表达了作者对于周朝文…展开
这首诗是描写作者感叹周朝文化的衰落,抒发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失落。 首先,“长恨周人咏黍离”表达了作者对于周朝文化传统消逝的遗憾和悲伤之情。其次,“不期亲到闵周时”则是指作者在旅途中意外来到了周室的故都——成周,感到周朝的兴盛曾经让人们赞叹,但现在却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接着,“一朝小雅废将尽”则暗示了周朝文化在某个时刻开始出现衰落,古代乐曲“小雅”(《诗经·小雅》)的演奏者也渐渐减少,未来可能会彻底消失。最后一句“何处如今更有诗”则体现了作者对于时局的担忧和忧虑,认为当下已经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周朝时期的诗歌了。整首诗表达了对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缅怀和思考。折叠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详情

和筹堂述怀 其一原文,和筹堂述怀 其一翻译,和筹堂述怀 其一赏析,和筹堂述怀 其一阅读答案,出自李俊民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39678.html

诗词类别

李俊民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