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许由弃瓢
- 箕山高兮千万寻,下有泉水清且深。古来贤士多奇节,节踰高山泉比心。
玉食纯衣九重位,放勋未识先生志。一瓢犹自厌喧嚣,何况纭纭万几至。
九韶空令爰居悲,越持章甫将安归。当时牛口污万乘,此耳虽洗心犹非。
深山蕨薇肥可食,啜饮优游皆帝力。鸟则有木鱼有渊,我生何为独偪侧。
爝火难为日月光,风云熻赫龙虎藏。已知师锡有虞舜,舍兹玄德徒皇皇。
人言身名有重轻,先生弃身如弃名。县疣附赘从决裂,奄然千古同杳冥。
千古云山自朝暮,至今遗冢悲高树。秋风落叶声萧萧,惟有寒蝉泣清露。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句描绘了箕山的景色和一个名士的高尚品德。箕山巍峨挺拔,有清澈深邃的泉水。历来有许多贤士都有崇高的道德操守,他们的精神可以超越高山和清泉。一些贵族吸食珍奇之物、穿戴华美之衣,却缺乏真正的品德和追求,因此不能理解先生的志向。相比之下,先生更喜欢独处山林,不愿与世俗嘈杂为伍。传统文化中的音乐之乐“九韶”,已无人能够演奏,而愁苦的乐声仅留下悲哀。然而,当时的将领张甫会带着先生的思想归还故乡。虽然在过去,先生也曾被污名所累,但他的内心依然是纯洁的。山上盛产蕨菜,可作食品,先生也享用过这些美食,同时他也领略到优美的自然风光。周围的动物们都有自己的特性和悟性,只有人类才会背离本性。诗人认为,先生的精神就如同这些自然的事物一样,是深邃、亲近、真挚的。虽然火光不能与日月的光芒相提并论,但风云变幻,龙虎藏匿其中。在这个世上,有许多名声、地位、财富等表层荣誉,但先生选择了放弃这些虚浮的东西,胸怀宏阔、志向高远。即使他的身体消逝了,但他的灵魂之美将与千古流传。最后,诗人表示对先生的缅怀,箕山上遗留下了他的墓碑,秋天里树叶落下来发出沉寂的声音,而唯有寒蝉还在哭泣着清晨的露水。
- 背诵
-
题许由弃瓢诗意赏析
这首诗句描绘了箕山的景色和一个名士的高尚品德。箕山巍峨挺拔,有清澈深邃的泉水。历来有许多贤士都有崇高的道德操守,他们的精…展开这首诗句描绘了箕山的景色和一个名士的高尚品德。箕山巍峨挺拔,有清澈深邃的泉水。历来有许多贤士都有崇高的道德操守,他们的精神可以超越高山和清泉。一些贵族吸食珍奇之物、穿戴华美之衣,却缺乏真正的品德和追求,因此不能理解先生的志向。相比之下,先生更喜欢独处山林,不愿与世俗嘈杂为伍。传统文化中的音乐之乐“九韶”,已无人能够演奏,而愁苦的乐声仅留下悲哀。然而,当时的将领张甫会带着先生的思想归还故乡。虽然在过去,先生也曾被污名所累,但他的内心依然是纯洁的。山上盛产蕨菜,可作食品,先生也享用过这些美食,同时他也领略到优美的自然风光。周围的动物们都有自己的特性和悟性,只有人类才会背离本性。诗人认为,先生的精神就如同这些自然的事物一样,是深邃、亲近、真挚的。虽然火光不能与日月的光芒相提并论,但风云变幻,龙虎藏匿其中。在这个世上,有许多名声、地位、财富等表层荣誉,但先生选择了放弃这些虚浮的东西,胸怀宏阔、志向高远。即使他的身体消逝了,但他的灵魂之美将与千古流传。最后,诗人表示对先生的缅怀,箕山上遗留下了他的墓碑,秋天里树叶落下来发出沉寂的声音,而唯有寒蝉还在哭泣着清晨的露水。折叠 -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题许由弃瓢原文,题许由弃瓢翻译,题许由弃瓢赏析,题许由弃瓢阅读答案,出自王立道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33342.html
诗词类别
王立道的诗词
- 《寿侯母》
- 《送邹学士赴南京》
-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七 剪春罗》
- 《枫潭诗》
- 《得秋试消息后寄弟》
- 《奉和数畴兄对酒自叹之作 其三》
- 《送卢子才》
- 《托翁雨宿浣花草堂和韵二首 其二》
- 《咏菊十首 其四 金盏银台》
- 《送郑翁还广 其二》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