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逢黄白仲山人 其二

作者:王弘诲      朝代:明朝
舟次逢黄白仲山人 其二原文
何地裾堪曳,秋风铗尚弹。畏途为客苦,薄俗向人难。
湖海交犹在,乾坤兴未阑。夜深牛斗气,时傍匣中寒。
舟次逢黄白仲山人 其二拼音解读
kān
qiū fēng jiá shàng dàn
wèi wéi
báo xiàng rén nán
hǎi jiāo yóu zài
qián kūn xìng wèi lán
shēn niú dòu
shí bàng xiá zhōng h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一句“何地裾堪曳,秋风铗尚弹。”描述了诗人身处陌生的环境中,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又感到寒冷凄凉。 第二句“畏途为客苦,薄俗向人难。”说明了诗人旅程中的辛苦和艰难,也反映出他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和对于虚浮浅薄文化的不满。 第三句“湖海交犹在,乾坤兴未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景仰和敬畏,同时也对未来的前景抱有希望和憧憬。 最后两句“夜深牛斗气,时傍匣中寒。”则描绘了夜晚的寒冷和孤独,但也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坚定和勇气。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舟次逢黄白仲山人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一句“何地裾堪曳,秋风铗尚弹。…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一句“何地裾堪曳,秋风铗尚弹。”描述了诗人身处陌生的环境中,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又感到寒冷凄凉。 第二句“畏途为客苦,薄俗向人难。”说明了诗人旅程中的辛苦和艰难,也反映出他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和对于虚浮浅薄文化的不满。 第三句“湖海交犹在,乾坤兴未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景仰和敬畏,同时也对未来的前景抱有希望和憧憬。 最后两句“夜深牛斗气,时傍匣中寒。”则描绘了夜晚的寒冷和孤独,但也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坚定和勇气。折叠

作者介绍

王弘诲 王弘诲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详情

舟次逢黄白仲山人 其二原文,舟次逢黄白仲山人 其二翻译,舟次逢黄白仲山人 其二赏析,舟次逢黄白仲山人 其二阅读答案,出自王弘诲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29549.html

诗词类别

王弘诲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