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南越五主二首 其一
- 赵佗据越少凭资,一州之主秉鞭牧。值秦破灭始为王,因汉通符称岭服。
地连象桂总湟溪,境接长沙多暑燠。为号为名窃自殊,闻所未闻颇由陆。
高皇侧子重赐书,老夫故臣仍拜伏。两贤不并雄不俱,去黄去左如故屋。
四十九年抱孙居,九十三岁传家族。自胡及兴守汉条,樛后内通将内属。
吕嘉杀使路杨来,九郡初开南海幅。吁嗟粤吏尔何人,提封万里尽南澳。
东西威令及闽瓯,蛮夷大长胥臣仆。称帝自娱虽似蛙,犹胜中原苦竞鹿。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描写赵佗的生平事迹和成就。赵佗原本是越国人,但他凭借着自身的才能和努力,成为了一州之主,管理着整个地区。后来秦朝灭亡后,他成为了王,因为与汉朝通好,所以被赐予了岭南的封号。 诗中还描述了赵佗所在的地方的特点,这里的地形相对复杂,地处南方热带,气候多暑燠。赵佗也很有野心,自称为“窃自殊”,即认为自己不同于常人,与众不同。他曾经得到了两位贤臣的信任和赞赏,但这两位贤臣却没有像他那样成为霸主,而是像以前一样守在自己的家里。 接下来的部分描述了赵佗在政治上的成就,他在四十九岁时已经有了孙子,在九十三岁时还传承了家族的衣钵。他一直忠于汉朝,保护当地的居民免受外敌侵犯,并在内部起到调解纠纷的作用。 最后,诗人感叹赵佗的成就和地位,称他的统治区域包括了南海幅、闽瓯以及一些蛮夷居住地。虽然赵佗自封为帝,但是与中原地区的诸侯不同,他没有像他们那样互相攻伐,而是保持了相对和平的状态。
- 背诵
-
附南越五主二首 其一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赵佗的生平事迹和成就。赵佗原本是越国人,但他凭借着自身的才能和努力,成为了一州之主,管理着整个地区。后来秦朝…展开这首诗是描写赵佗的生平事迹和成就。赵佗原本是越国人,但他凭借着自身的才能和努力,成为了一州之主,管理着整个地区。后来秦朝灭亡后,他成为了王,因为与汉朝通好,所以被赐予了岭南的封号。 诗中还描述了赵佗所在的地方的特点,这里的地形相对复杂,地处南方热带,气候多暑燠。赵佗也很有野心,自称为“窃自殊”,即认为自己不同于常人,与众不同。他曾经得到了两位贤臣的信任和赞赏,但这两位贤臣却没有像他那样成为霸主,而是像以前一样守在自己的家里。 接下来的部分描述了赵佗在政治上的成就,他在四十九岁时已经有了孙子,在九十三岁时还传承了家族的衣钵。他一直忠于汉朝,保护当地的居民免受外敌侵犯,并在内部起到调解纠纷的作用。 最后,诗人感叹赵佗的成就和地位,称他的统治区域包括了南海幅、闽瓯以及一些蛮夷居住地。虽然赵佗自封为帝,但是与中原地区的诸侯不同,他没有像他们那样互相攻伐,而是保持了相对和平的状态。折叠 -
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附南越五主二首 其一原文,附南越五主二首 其一翻译,附南越五主二首 其一赏析,附南越五主二首 其一阅读答案,出自郭之奇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26672.html
诗词类别
郭之奇的诗词
- 《十五发鼍江之百宜喜诸山不染腥尘而有作》
- 《尚古六首 其四 柳下女子卿妇》
- 《禅坐四首 其二》
- 《南来好伴》
- 《三十日立夏》
- 《初生月》
- 《集雅诗二十首 其十七 魏野林逋》
- 《西东晋十五帝》
- 《重葺山居十绝 其四》
- 《晓月》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