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其五

作者:郭之奇      朝代:明朝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其五原文
忠信薄于礼,道德如追蠡。将除愚乱因,应向薄华洗。
万有生于无,万无归一柢。昔之得一者,仁义犹稊米。
侯王孤寡身,玉石藏真体。道隐无名,德至无声。若昧若谷,乃冲乃盈。
冲气为和,万物以成。知足之足,无寡无倾。牖窥天见,郊却马鸣。
损之又损,无为无行。百姓之心,圣人之情。民注耳目,圣浑聪明。
十三生死地,出死而入生。死生犹断绝,何况辱与荣。
前之大笑者,毋为乱首惊。夫惟道德贞,以为天下正。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其五拼音解读
zhōng xìn báo
dào zhuī
jiāng chú luàn yīn
yīng xiàng báo huá
wàn yǒu shēng
wàn guī
zhī zhě
rén yóu
hóu wáng guǎ shēn
shí cáng zhēn
dào yǐn míng
zhì shēng
ruò mèi ruò
nǎi chōng nǎi yíng
chōng wéi
wàn chéng
zhī zhī
guǎ qīng
yǒu kuī tiān jiàn
jiāo què míng
sǔn zhī yòu sǔn
wéi háng
bǎi xìng zhī xīn
shèng rén zhī qíng
mín zhù ěr
shèng hún cōng míng
shí sān shēng
chū ér shēng
shēng yóu duàn jué
kuàng róng
qián zhī xiào zhě
wéi luàn shǒu jīng
wéi dào zhēn
wéi tiān xià zhè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词包含了关于忠信、道德、自我修养、和谐等方面的思考。 首先,它强调了忠信比礼仪更加重要,道德需要不断地追求完善。如果我们想消除无知和混乱的根源,那么就需要从自己身上开始,进行薄礼华洗的自我净化。 其次,这首诗也表达了一种“道”的理念,认为万物皆生于无,又归于无,将人们过度的欲望和执着与天地大道的和谐联系起来。 此外,这首诗还提到,君王孤独,珍贵之物藏匿,道德需要隐秘无名,但却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影响,如同冲气一样,让万物成长和和谐共存。 最后,这首诗还倡导了知足常乐、无为而治、以民为本以及对死亡的思考,指出只有道德正直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其五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包含了关于忠信、道德、自我修养、和谐等方面的思考。 首先,它强调了忠信比礼仪更加重要,道德需要不断地追求完善。…展开
这首诗词包含了关于忠信、道德、自我修养、和谐等方面的思考。 首先,它强调了忠信比礼仪更加重要,道德需要不断地追求完善。如果我们想消除无知和混乱的根源,那么就需要从自己身上开始,进行薄礼华洗的自我净化。 其次,这首诗也表达了一种“道”的理念,认为万物皆生于无,又归于无,将人们过度的欲望和执着与天地大道的和谐联系起来。 此外,这首诗还提到,君王孤独,珍贵之物藏匿,道德需要隐秘无名,但却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影响,如同冲气一样,让万物成长和和谐共存。 最后,这首诗还倡导了知足常乐、无为而治、以民为本以及对死亡的思考,指出只有道德正直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折叠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详情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其五原文,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其五翻译,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其五赏析,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其五阅读答案,出自郭之奇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26411.html

诗词类别

郭之奇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