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稼轩挽辞 其三

作者:陈瑚      朝代:明朝
瞿稼轩挽辞 其三原文
五载经营志未平,溶江半壁老空城。曾无将相甘薪胆,但有门庭起斗争。
千古人伦存主仆,一时吾道见师生。吕蒙后死无多日,枉与人间骂姓名。
瞿稼轩挽辞 其三拼音解读
zǎi jīng yíng zhì wèi píng
róng jiāng bàn lǎo kōng chéng
céng jiāng xiàng gān xīn dǎn
dàn yǒu mén tíng dòu zhēng
qiān rén lún cún zhǔ
shí dào jiàn shī shēng
méng hòu duō
wǎng rén jiān xìng m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意味深长,表现了人生的不易和历史的沧桑。首先,描述了经年累月的奋斗,虽然已有一定成就,但仍未达到理想状态。其次,描绘了溶江半壁老空城的景象,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变迁的不可避免。接着,提到了甘为薪饵的将相已经不再存在,只有门庭之争才能引领前进。随后,谈及了人类社会中主仆关系的永恒存在,以及个人的道路只是师生的一时之见。最后,让人深思的是吕蒙去世后被人诟病,这启示我们珍惜当下,创造更多的价值。整首诗通过描述历史与现实,反映出了人生的苦难和命运的无常,呼吁人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要珍视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瞿稼轩挽辞 其三诗意赏析

这首诗意味深长,表现了人生的不易和历史的沧桑。首先,描述了经年累月的奋斗,虽然已有一定成就,但仍未达到理想状态。其次,描…展开
这首诗意味深长,表现了人生的不易和历史的沧桑。首先,描述了经年累月的奋斗,虽然已有一定成就,但仍未达到理想状态。其次,描绘了溶江半壁老空城的景象,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变迁的不可避免。接着,提到了甘为薪饵的将相已经不再存在,只有门庭之争才能引领前进。随后,谈及了人类社会中主仆关系的永恒存在,以及个人的道路只是师生的一时之见。最后,让人深思的是吕蒙去世后被人诟病,这启示我们珍惜当下,创造更多的价值。整首诗通过描述历史与现实,反映出了人生的苦难和命运的无常,呼吁人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要珍视眼前所拥有的一切。折叠

作者介绍

陈瑚 陈瑚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详情

瞿稼轩挽辞 其三原文,瞿稼轩挽辞 其三翻译,瞿稼轩挽辞 其三赏析,瞿稼轩挽辞 其三阅读答案,出自陈瑚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16224.html

诗词类别

陈瑚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