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岩三首 其二 抱膝亭

作者:陈镒      朝代:明朝
游南岩三首 其二 抱膝亭原文
白云深处启重扃,一径斜通抱膝亭。北郭战尘吹不到,老僧犹指树青青。
游南岩三首 其二 抱膝亭拼音解读
bái yún shēn chù zhòng jiōng
jìng xié tōng bào tíng
běi guō zhàn chén chuī dào
lǎo sēng yóu zhǐ shù qīng qī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僻静的场景,白云深处有一座古老的门,门后通向一条斜路,路旁有一座小亭子,一个老僧坐在亭子里,指着青色的树木。北郭(城墙的北边)传来战争的尘土,但是这个地方依然宁静祥和。 整个诗歌表现出作者对于清静、禅意生活的向往,将城市的烦闷和喧嚣与自然的安宁和恬静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归隐”、“超脱”、“清净”等佛教思想。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对于清净之地和修身养性的追求和向往。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游南岩三首 其二 抱膝亭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僻静的场景,白云深处有一座古老的门,门后通向一条斜路,路旁有一座小亭子,一个老僧坐在亭子里,指着青色的树…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僻静的场景,白云深处有一座古老的门,门后通向一条斜路,路旁有一座小亭子,一个老僧坐在亭子里,指着青色的树木。北郭(城墙的北边)传来战争的尘土,但是这个地方依然宁静祥和。 整个诗歌表现出作者对于清静、禅意生活的向往,将城市的烦闷和喧嚣与自然的安宁和恬静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归隐”、“超脱”、“清净”等佛教思想。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对于清净之地和修身养性的追求和向往。折叠

作者介绍

陈镒 陈镒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详情

游南岩三首 其二 抱膝亭原文,游南岩三首 其二 抱膝亭翻译,游南岩三首 其二 抱膝亭赏析,游南岩三首 其二 抱膝亭阅读答案,出自陈镒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10749.html

诗词类别

陈镒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