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十三夜偶成

作者:吴琏      朝代:明朝
元宵十三夜偶成原文
景入元霄夜已三,挂灯鸣鼓遍江南。远推到处浑如此,人乐时平不用参。
元宵十三夜偶成拼音解读
jǐng yuán xiāo sān
guà dēng míng biàn jiāng nán
yuǎn tuī dào chù hún
rén shí píng yòng c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写元霄节(旧历八月十五日)夜晚的景象。在这个节日里,江南各地都会挂灯、鸣鼓、放烟火等庆祝活动。诗人通过“景入元霄夜已三”来表达时间已经到了深夜,而整个江南地区都处于欢乐的氛围之中,“挂灯鸣鼓遍江南”形象地描述了节日庆祝的盛况。 接着,诗人说“远推到处浑如此”,说明欢乐的气氛已经传遍了整个江南地区,不分贵贱、富贫,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可以感受到节日的喜悦和祥和。最后,诗人用“人乐时平不用参”来表达人们在节日庆祝中享受到的幸福和安宁,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份宁静和美好。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元宵十三夜偶成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元霄节(旧历八月十五日)夜晚的景象。在这个节日里,江南各地都会挂灯、鸣鼓、放烟火等庆祝活动。诗人通过“景入元…展开
这首诗是描写元霄节(旧历八月十五日)夜晚的景象。在这个节日里,江南各地都会挂灯、鸣鼓、放烟火等庆祝活动。诗人通过“景入元霄夜已三”来表达时间已经到了深夜,而整个江南地区都处于欢乐的氛围之中,“挂灯鸣鼓遍江南”形象地描述了节日庆祝的盛况。 接着,诗人说“远推到处浑如此”,说明欢乐的气氛已经传遍了整个江南地区,不分贵贱、富贫,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可以感受到节日的喜悦和祥和。最后,诗人用“人乐时平不用参”来表达人们在节日庆祝中享受到的幸福和安宁,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份宁静和美好。折叠

作者介绍

吴琏 吴琏 吴琏,字美中。南海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值年荒,多方赈救,作粥糜以饷流移,前后所活盈万。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忧去任。起后知进贤县,以守正不合,引疾归。卒年八十馀。著有《竹庐诗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吴琏诗,以嘉靖九年南海吴氏家刊本《竹庐诗集》为底本。…详情

元宵十三夜偶成原文,元宵十三夜偶成翻译,元宵十三夜偶成赏析,元宵十三夜偶成阅读答案,出自吴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06646.html

诗词类别

吴琏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