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粟谣
- 郑州民稠田不足,生计家家只耕陆。岁饥麻豆不堪充,小户年来多种粟。
粟苗幪幪过人长,粟叶青青粟穗黄。老妻稚子欣欣喜,晚摘成筐夜舂米。
入厨炊饭滑且香,自说无如种粟强。乡村米价日腾涌,我粟如茨被丘陇。
世间百事总艰辛,到底勤耕不误人。一粒落地万倍利,消得几何纳官税。
惰农好食如狼虎,奔走长年离乡土。良田绕屋不勤耕,怨天只恐谋生苦。
岂知世物随人转,得失眼前人不见。愚痴可笑亦可怜,作诗径为惰农劝。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郑州地区缺少肥沃的土地,居民们的生计都在有限的土地上耕种。在遭受饥荒时,他们只有靠种植小麻豆和豆子来充饥,但这些作物往往不能满足需求。然而,作者家里种的粟子却茁壮成长,收成丰富。他的老妻和幼子欣喜若狂,晚上还要将摘下的粟穗一筐筐地打谷。他认为种植粟子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但回报非常可观的工作,比其他农作物更加值得投资。城市里的米价不断上涨,但他自己种的粟子像杂草一样在田野里生长,完全不受影响。诗人认为,在这个艰难困苦的世界中,唯一保证生存的途径就是坚持勤奋劳作。每一个粟子都能带来巨大的收益,以至于可以减轻纳税的负担。与那些懒散的农民相比,他们显然过得更加幸福。最后,作者呼吁那些懒散的农民们也要像他一样,勤劳耕种自己的土地,以保障生计。
- 背诵
-
种粟谣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郑州地区缺少肥沃的土地,居民们的生计都在有限的土地上耕种。在遭受饥荒时,他们只有靠种植小麻豆和豆子来充饥,但…展开这首诗描述了郑州地区缺少肥沃的土地,居民们的生计都在有限的土地上耕种。在遭受饥荒时,他们只有靠种植小麻豆和豆子来充饥,但这些作物往往不能满足需求。然而,作者家里种的粟子却茁壮成长,收成丰富。他的老妻和幼子欣喜若狂,晚上还要将摘下的粟穗一筐筐地打谷。他认为种植粟子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但回报非常可观的工作,比其他农作物更加值得投资。城市里的米价不断上涨,但他自己种的粟子像杂草一样在田野里生长,完全不受影响。诗人认为,在这个艰难困苦的世界中,唯一保证生存的途径就是坚持勤奋劳作。每一个粟子都能带来巨大的收益,以至于可以减轻纳税的负担。与那些懒散的农民相比,他们显然过得更加幸福。最后,作者呼吁那些懒散的农民们也要像他一样,勤劳耕种自己的土地,以保障生计。折叠 -
周是修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种粟谣原文,种粟谣翻译,种粟谣赏析,种粟谣阅读答案,出自周是修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04071.html
诗词类别
周是修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