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粟谣

作者:周是修      朝代:明朝
种粟谣原文
郑州民稠田不足,生计家家只耕陆。岁饥麻豆不堪充,小户年来多种粟。
粟苗幪幪过人长,粟叶青青粟穗黄。老妻稚子欣欣喜,晚摘成筐夜舂米。
入厨炊饭滑且香,自说无如种粟强。乡村米价日腾涌,我粟如茨被丘陇。
世间百事总艰辛,到底勤耕不误人。一粒落地万倍利,消得几何纳官税。
惰农好食如狼虎,奔走长年离乡土。良田绕屋不勤耕,怨天只恐谋生苦。
岂知世物随人转,得失眼前人不见。愚痴可笑亦可怜,作诗径为惰农劝。
种粟谣拼音解读
zhèng zhōu mín chóu tián
shēng jiā jiā zhī gēng
suì dòu kān chōng
xiǎo nián lái duō zhǒng
miáo méng méng guò rén zhǎng
qīng qīng suì huáng
lǎo zhì xīn xīn
wǎn zhāi chéng kuāng chōng
chú chuī fàn huá qiě xiāng
shuō zhǒng qiáng
xiāng cūn jià téng yǒng
bèi qiū lǒng
shì jiān bǎi shì zǒng jiān xīn
dào qín gēng rén
luò wàn bèi
xiāo guān shuì
duò nóng hǎo shí láng
bēn zǒu zhǎng nián xiāng
liáng tián rào qín gēng
yuàn tiān zhī kǒng móu shēng
zhī shì suí rén zhuǎn
shī yǎn qián rén jiàn
chī xiào lián
zuò shī jìng wéi duò nóng quà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郑州地区缺少肥沃的土地,居民们的生计都在有限的土地上耕种。在遭受饥荒时,他们只有靠种植小麻豆和豆子来充饥,但这些作物往往不能满足需求。然而,作者家里种的粟子却茁壮成长,收成丰富。他的老妻和幼子欣喜若狂,晚上还要将摘下的粟穗一筐筐地打谷。他认为种植粟子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但回报非常可观的工作,比其他农作物更加值得投资。城市里的米价不断上涨,但他自己种的粟子像杂草一样在田野里生长,完全不受影响。诗人认为,在这个艰难困苦的世界中,唯一保证生存的途径就是坚持勤奋劳作。每一个粟子都能带来巨大的收益,以至于可以减轻纳税的负担。与那些懒散的农民相比,他们显然过得更加幸福。最后,作者呼吁那些懒散的农民们也要像他一样,勤劳耕种自己的土地,以保障生计。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种粟谣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郑州地区缺少肥沃的土地,居民们的生计都在有限的土地上耕种。在遭受饥荒时,他们只有靠种植小麻豆和豆子来充饥,但…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郑州地区缺少肥沃的土地,居民们的生计都在有限的土地上耕种。在遭受饥荒时,他们只有靠种植小麻豆和豆子来充饥,但这些作物往往不能满足需求。然而,作者家里种的粟子却茁壮成长,收成丰富。他的老妻和幼子欣喜若狂,晚上还要将摘下的粟穗一筐筐地打谷。他认为种植粟子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但回报非常可观的工作,比其他农作物更加值得投资。城市里的米价不断上涨,但他自己种的粟子像杂草一样在田野里生长,完全不受影响。诗人认为,在这个艰难困苦的世界中,唯一保证生存的途径就是坚持勤奋劳作。每一个粟子都能带来巨大的收益,以至于可以减轻纳税的负担。与那些懒散的农民相比,他们显然过得更加幸福。最后,作者呼吁那些懒散的农民们也要像他一样,勤劳耕种自己的土地,以保障生计。折叠

作者介绍

周是修 周是修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详情

种粟谣原文,种粟谣翻译,种粟谣赏析,种粟谣阅读答案,出自周是修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04071.html

诗词类别

周是修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